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331 六都托育制度期中體檢: 保母低薪、保母老化、公幼時間不完整

2025新聞
on 31 三月 2025
20250331 六都托育制度期中體檢: 保母低薪、保母老化、公幼時間不完整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3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六都托育制度體檢報告,揭示保母低薪、保母老化以及公幼托育時間不完整的問題。

文/孫友聯

  想到勞資爭議事件,或許我們的腦海馬上就聯想到發生在這一兩年來的 大大小小關廠失業勞工抗爭事件。其中包括轟動一時的聯福失業勞工臥軌事件, 以及發生在去年此時的耀元勞工圍考場等。

閱讀全文: 從勞資爭議處理看台灣勞工法院設置的必要性

文/王榮德(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台灣職業病的發生率偏低,大約是美國的1/100,新加坡的1/24,韓國的 1/6,為什麼呢(見表一)?是台灣真的沒有職業病嗎?這是不可能的,本人在 過去十七年間曾經與其他單位合作,共同發現了十六種以上之職業病(見表二 )。而且台灣的職業傷害並不比其他國家少,大約是美國的2-3倍,新加坡的2- 5倍,與韓國約略相等;有這麼高的職業傷害,職業病的診斷率卻偏低,為什 麼呢?  

閱讀全文: 台灣為什麼看不到職業病?

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政策部主任)

  層出不窮的工業安全意外事件,令人怵目驚心,廠區附近居民則 對於居住在這些不定時炸彈旁邊而深感憂慮,紛紛圍廠抗議。事實上 ,對於每天進入廠區,整天與這些機器設備為伍的工作人員,才是最 大的受害者,他們每天上班前的焦慮與精神壓力,絕對不輸於附近居 民,特別是在最近一連串的工安事件之後。

閱讀全文: 建立一元化的勞動檢查體系

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政策部主任)

  惡性關廠歇業所引發的勞資爭議,已成為台灣近幾年來最嚴重的 勞工問題,大批被惡性關廠歇業的勞工,生活頓時毫無著落,因而毫 無選擇地投入抗爭行動,為爭取應有之法定權益而露宿街頭。而勞委 會連勞工的法定權益都無法保障,導致官方信用破產,勞工不再相信 政府公權力。勞委會對於關廠問題,從三、四年前即由現行副主委張 昌吉,當時尚為政大勞研所長時即開始研擬,如今卻不了了之,令人 心痛與失望。台灣勞工陣線在處理過多件關廠歇業的勞工抗爭事件後 ,即深深感覺必須對此日益嚴重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制度性的法律規 範來解決,因此,乃積極研擬「大量解雇保護法」來減緩大量解雇發 生時,對社會的衝擊。

閱讀全文: 惡性關廠終結者--- 「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誕生

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政策部主任)

  記得去年年初,一場無情的大火,奪走了台北縣一家非法安養中心 中十一位老人的寶貴生命。此一慘劇,一方面顯示國家長期漠視老人福 利,任由市場商業邏輯來解決老人安養問題,導致業者將本求利,一切 成本考量,床位能擠多少就擠多少,完全不顧老人死活,沒事還好,一 旦意外發生,無助的老人就成了無辜的犧牲者。另一方面,從生還老人 口中痛斥子女不孝,把他騙到安養中心就撒手不管的事實中,也突顯了 在功利資本主義社會中,「親情外包化」、「孝順金錢化」的普遍病態 ,而在這個惡質化的過程中,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大量引進,則扮演著 催化劑的角色。

閱讀全文: 家庭親情外包化

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政策部主任)

  職業病一直是受雇者工作場所中的「隱形殺手」,隨時潛在威脅著 勞工在職場上的身體健康。台灣1993年至1995年間,每年發生的職業病 ,除了塵肺症外平均不到十名,此並非台灣現今職業病很少,而是沒有 被發現。其原因有二,首先,職業病的發現必須醫師主動至工作現場勘 察,作詳細之資料分析,才能確定是否為職業病,比一般疾病的診療, 必須多花費數倍時間與心力,大部份醫院在成本效率考量下,多不開設 職業病門診診療。其次,如果醫師診斷勞工確實罹患職業病時,由於雇 主必須按勞基法負擔賠償責任以外,尚需花錢改善工作現場否則恐怕請 不無到勞工。因此,醫師會面對雇主的壓力甚至於法律訴訟,導致一般 醫師普遍不願對職業病下診斷。上述二種現象,導致醫院認為職業病診 療無利可圖,不願設立職業病專科,而同時醫師也不願投入此一專業, 造成台灣目前職業病防治體系的嚴重落後。

閱讀全文: 建立職業病防治體系的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