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勞基法》不到一年間大轉彎,很難想像,這是同一個政黨執政所為,這種史無前例的快速再修法,除了非是政黨輪替,否則幾乎沒有發生過。同樣的執政黨、同樣的總統與立委,唯一不同的閣揆。為什麼賴神會做出這種政策髮夾彎?
  十一月九日,行政院會通過了再修法版本:每月加班上限可提高到五十四小時但三個月上限為一三八小時,休息日加班改為核實申報,特休假不強制結算薪資可遞延一年,每七天強制中斷工作例假一天廢除、輪班間隔從十一小時縮短為八小時。

閱讀全文: 為什麼賴神第一槍就是指向勞工?----勞檢趨嚴,中南部中小企業把氣出在「一例一休」

文/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 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一例一休上路未及一年,但從行政院長賴清德及副院長施俊吉均尚未踏入行政院門前就急於喊話翻修,就已明示賴神領軍的內閣團隊將全面向資本家靠攏。雖然賴神將一例一休再修法自評為「既保障勞工的權益安全,同時也提供企業經營的彈性,取得一個平衡發展」,但不論是就理、就情、或就政黨良心,一例一休的再翻案,無非是賴內闆拿勞工權益作為投效工商團體及血汗過勞產業的超級伴手禮。

閱讀全文: 退步修法的真正三輸家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台灣勞工陣線研究員)

  2016年一月勞基法有關「一例一休」的工時相關修法新規定開始實施,勞動部在經過半年輔導期之後,原訂七月份開始進行勞檢,針對違法企業進行裁罰,不過就在此時有許多地方縣市首長紛紛跳出來宣稱,將暫緩實施一例一休,即使勞檢也不進行裁罰,這等同於地方抗命中央,不執行中央法令。問題是,地方政府有此權限嗎?如果有,那豈不形成勞動條件一國多制的現象?

閱讀全文: 勞動檢查是勞權保障的萬靈丹?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又到了每年第3季擂動基本工資調整戰鼓的時刻。去年,甫執政的蔡政府,在雇主團體鬧劇式缺席的情況下,基本工資調整了5%,從原本的20,008元調整成現在的21,009元,時薪也從125元調整至133元,成近8年來單次調整金額最高的一次。今年,雇主團體除炒作「一例一休衝擊」這個假議題之外,勢必也將在基本工資議題上大反撲,鋪天蓋地的對政府施壓,是否會影響今年基本工資的調整,考驗著蔡英文政府解決台灣低薪普遍化問題的政治意志和決心。

閱讀全文: 最低工資正名 擺脫「低薪之邦」

工會就是筷子,透過團結有了抵抗的力量,雇主不敢對工人為所欲為,工人就能勇敢的要求改善-Mary Macarthur

  工會是近年來國內勞動意識抬頭的鮮明標竿。在勞資關係的摩合中,工會體系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實已無庸置疑。由於工會成立旨意是工人為解決自身在工作與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進而組成互助團體組織,換言之,若工會無力或無心於勞動者的群體福祉,則組織便無存在的必要性。

閱讀全文: 新世代的工會發展路徑-社會經濟的合作契機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6月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趁蔡英文總統訪問新竹科學園區時,於非公開的座談當中,向總統表示:「美國企業籌組工會需要一半以上員工同意,台灣卻僅30名員工就可籌組工會,門檻過低且不具代表性,這恐對企業營運造成不利影響。」
  由於張忠謀董事長的社會聲望極高,且台積電又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市值佔台股總市值一成八,在台灣雇用員工人數約5萬人張董事長的意見動見觀瞻,政治與社會影響力巨大。因此,當張忠謀董事長當面向總統發表現行台灣工會法制對企業經營不利的觀點,雖也指出當前台灣工會發展的侷限,不過也恐有去脈絡化的單面向說法,實有必要進一步比較說明台灣與美國現行工會體制的完整面貌,以供社會大眾參考公評。

閱讀全文: 張忠謀工會觀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