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331 六都托育制度期中體檢: 保母低薪、保母老化、公幼時間不完整

2025新聞
on 31 三月 2025
20250331 六都托育制度期中體檢: 保母低薪、保母老化、公幼時間不完整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3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六都托育制度體檢報告,揭示保母低薪、保母老化以及公幼托育時間不完整的問題。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補充保費又要基因突變了。衛福部長蔣丙煌宣布,明年元旦起全面放寬利息、股利、租金及執行業務收入,單筆扣繳門檻一律由現行5千元放寬到2萬元。而按健保署估算,這次的調整將「惠及」約342萬人,平均可少繳784元,其中228萬人更是一毛不用繳,並宣稱是基於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打開電腦檔案夾中幾篇塵封已久的文章,反芻2011.1.4立法院三讀通過《健保法》修法前後的記憶,在短短3天內「狸貓換太子」,原本規劃的「家戶總所得」硬被換成現行一般和補充保費併行的「變種異形」,也種下了日後基因突變、再變的禍根。

閱讀全文: 基因又突變的補充保費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10月7日為國際「尊嚴勞動日」。這個國際勞工組織在1990年代就已開始倡議的理念,主要是希望透過對勞工基本權益、就業、社會保障及社會對話等四大面向的保障,解決全球日益嚴重的工作貧窮問題,並提升勞動尊嚴。因此,除了ILO每年都會針對新興勞工問題重新擬定新策略之外,各大國際工會組織也會發起全球連串抗爭行動。例如,今年會員涵蓋140個國家,總人數超過5000萬的全球工會聯盟(IndustriALL Global Union),就動員所有會員工會發起「停止不穩定就業」(STOP Precarious work)的全球行動,以對抗日益嚴重的派遣、外包等非典型不穩定就業型態,改善勞工的生活。

閱讀全文: 尊嚴勞動,從停止不穩定就業開始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時序進入年終最後一季,但台灣的出口卻出現連續七個月衰退的「連七黑」,這使得依賴出口的電子業放無薪假與裁員潮逐漸湧現。

  除了手機大廠宏達電宣布桃園龜山廠裁員四百人,新店廠兩百人之外,各地科學園區也紛紛傳出大量解雇關廠與無薪假事件,就業服務站湧入被裁員勞工登記領取失業給付,八月份初次申請領取失業給付的人數比去年同月增加15%。另外,勞動部所掌握到的企業通報無薪假的人數創下今年新高。這些數據,都顯示這股山雨欲來的低氣壓,籠罩就業市場,如果接下來的九月份十月份,沒有降下來,而是繼續累積推升的話,那可真是大勢不妙。

閱讀全文: 就業保險面對得了這波裁員潮的衝擊嗎?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勞保為了應付老年一次給付,必須經常性累積龐大基金,使得這龐大基金的管理運用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若以德國的老年保險為例,由於採取年金制,因此其準備金僅有一個月的現金流量作為準備,隨收隨付,根本沒有基金運用的問題。而台灣目前勞退舊制約有5600億元、勞退新制約有7800億元,依法40%可投入股市。而勞保基金約有5500億,投入股市無法定上限,目前約40%投入股市。光是上述三個基金就高達1.5兆,若再加上國保與就保基金,恐怕將將逼近兩兆。因此約有八千億可以由國家自行操作或委託民間業者操作投入股市。

閱讀全文: 行政層級低、政治力介入,勞退基金恐淪金權交易的犧牲品?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今年勞工的加薪希望落空了,八月十二日,勞動部召開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時,勞動部長陳雄文指出下半年經濟景氣持續低落,數字很難看,認為「不能硬幹」,因此決議明年的基本工資將凍漲,維持目前的月薪20008元,時薪120元。果然,兩天之後,主計總處發佈下修經濟成長率與預測為1.56%,與原先預期的3.28%相差甚遠。

閱讀全文: 調漲基本工資不是菜市場喊價!「一日審查委員會」的鬧劇何時方休?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台灣因為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因此極度缺乏自信,無時無刻都想在各種國際場合出人頭地,亟待他人肯定以感受自我存在。歐洲隨便一個私人展場主辦的發明展,發出的獎牌數比參賽隊還多,大賺報名費,台灣機關學校與媒體也趨之若鶩。凡是各種號稱國際比賽,其實只是一個小小民間團體辦的比賽,出國比賽得冠軍,回國之後,反正也沒人分得清楚真相,就被吹捧為世界冠軍、國家英雄,當然外國主辦團體數鈔票可數的不亦樂乎,大撈台灣人的錢。

閱讀全文: 「國家競爭力排名」是資方投資說明書,卻被政府錯當治國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