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民主」這名詞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成為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台灣在過去三十多年,經歷從威權到民主的過程,從兩蔣時期的強人統治與萬年國會,到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2016年更是已經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在台灣,絕大多數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民主就是政治上人民當家作主,既然台灣已經成為民主化國家,那就不需要再談民主了。
接著,台灣在黨禁開放後,許多新興政黨紛紛成立,有不少政黨名稱掛上「社會民主」的名稱,也會有些政黨會宣稱是走「社會民主」路線,這使得「社會民主」成為一種中間偏左的政治路線代名詞,標榜進步卻不激進的溫和改革派,這是一種政治市場的兩面討好策略。
「社會民主」一詞就成了一種政治實踐的路線,而不是一種落實在生活上、經濟上的策略,也因為北歐是社會民主黨發展最好的國家,而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又是最完善的,因此「社會民主」常被窄化成「福利國家」的國家政體的想像。
根據曾任瑞典總理與社民黨黨主席的卡爾松與瑞典工運智庫研發部主任林格倫,所共同寫作的《社會民主是什麼?─瑞典的實踐與挑戰》(勞工陣線,2018出版)一書,其列舉社會民主的三大價值為:自由、平等與團結,其中「團結」這個價值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福利國家並不是社會民主黨所追求的目的,反而只是一個促進社會團結的手段而已。這本專書就指出(頁97),「福利國家的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物質福利的增長,而是在於社會觀點的突破,亦即公民能夠透過國家,共同保障彼此許多基本的社會需求。」
台灣很多人誤解福利國家就是要無止盡地「從出生到墳墓」照顧國民,其實往往忽略了,支撐起福利國家的高稅收,是由於國民發自內心、自發性地要促進社會互助,更相信政府能夠無私地建立起社會安全網;亦即,唯有創造一個社會平等的環境方能維護個人的經濟與政治上的自由,從而才能達成社會團結,形成社會/勞資共識,共同創造更多經濟成長的果實,然後公平地分配給勞資雙方。
由於台灣對社會民主之下的福利國家片面解讀,導致福利國家或社會民主主義就是反經濟,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以瑞典為例,其以強大的製造與化工產業出口能力著稱,出口產值占GDP的45%,且大多是自有品牌產品,IKEA家具、VOLVO、SCANIA汽車等知名品牌行銷全世界,如依照人口比例計算,是世界上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從這就可以知道,社會民主主義絕對是支持經濟發展,因為創造利潤才能擴大福祉,只不過是要發展哪一種經濟?以及如何被分配的問題罷了。
社會民主的經濟發展觀是認為,在確保私有財產的市場經濟之下,個人的創意能夠得到發揮,不過,前提是環境、勞動力與資本,這三個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是珍貴有限的,因此必須非常小心的利用,才能夠促成永續的經濟發展。《社會民主是什麼?》這本書強調(頁90),「資本這個生產要素,並不高於其他的生產要素,生產條件不能只考慮到資本家的利益,勞動與自然資源這些生產要素至少與資本同等重要,這些利益必須透過一個整合的決策過程,共同形塑工業生活。……所有的經驗皆顯示當沒有其他力量能夠節制資本的利益時,資本家會藉由剝削或是降低對於其他生產要素的付出而獲取利潤,而這會導致環境的破壞或勞動力的過度消耗。」
因此生產要素的運用,必須透過民主的形式來決定,那就是「經濟民主」的起點。在勞動部分,藉由強大的工會來團結個別勞工與雇主協商談判,以避免勞動力被資本家過度濫用而提早消耗退場,或是由勞動者自我形成的勞動合作社,「以勞動僱用資本」,勞工自我當家作主,突破過去長期被資本家僱用的形態,達到勞動自主與利潤共享。
資本的使用也必須有所節制,銀行對於資金借貸必須監督放款對象是有嚴守社會責任,畢竟資金來自於社會大眾,即使是私人自有資金也是社會各份子的努力所累積,絕非資本家一人獨有。至於土地與環境利用,更是要由社區公民所共同決策,也不是土地擁有者可以隨意濫用。
總而言之,社會民主的觀念在台灣,過去被過度強調政治層面,甚至被拿來當作政治號召的手段,而忽略了其在實際生產領域的「經濟民主」的意涵,也唯有讓廣大勞動者在經濟生活上達到勞動自主,公平分享經濟果實,參與組織決策的經濟民主基礎上開花結果,社會民主的發展才會有穩固結實的地基。
本文刊載於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第220期月刊【經濟民主ABC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