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近五百萬國人就業與生計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經引發社會莫大爭論,由台大經濟系、兩岸協議監督聯盟等學者與民間組織在7月16日舉辦兩岸服貿協議社會論壇,並從經濟與社會衝擊層面,對此協議簽署後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提出警訊。
收購大企業,消滅小企業
協議只不過是幾個字卻對台灣影響非常大。日前在媒體公開抨擊服貿協議弊多於利,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對台灣的產業極度憂慮。她表示,一旦中國企業大舉進入台灣,以現行台灣服務業狀況,面對中國大企業根本難以競爭,況且台灣連空海陸運、批發零售,連物流巿場也不放過,等於是對中國全面性的開放。
像物流運輸業在台灣本就有自然獨占性,家數較少但對巿場卻具有極大影響,以中國企業近年來不斷在全球進行併購達652億美金的規模,一旦中國會來台灣,就能依戰略需求選擇性的併購關鍵企業。鄭秀玲擔心,屆時中國若全面控制台灣的海陸空運及金流物流,控制巿場,要進一步影響台灣的民主與言論自由已是輕而易舉。
至於生活相關的產業,「台灣有86%是屬於非知識性及微型企業,但是台灣對中國的開放卻多反而是針對這些企業」。鄭秀玲認為,一旦中資進入並透過連鎖經營,受害的是留在本地的弱勢產業,如美容美髮業、汽車維修業等,雖然競爭能提升廠商競爭力,但驟然開放讓廠商完全沒有應對的準備,還沒機會升級就被淘汰出局,加上這些人力相對弱勢無法任意流動;屆時,台灣恐將重演超商消滅雜貨店的情況,弱勢廠商大量倒閉,失業人口攀升,不僅進一步拖累整體經濟,還將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及政治動盪。
協議嚴重不對等,應立即中止重啟談判
對於政府頻引過去數據,指中資及中國勞動人口來台比例很低的說法,鄭秀玲頗不以為然。她認為一旦協議生效後幾年之內,台灣的各產業就會出現陸資,如此一來便造成聚落效應,所以會吸引更多陸資,屆時經濟、社會及國家安全都會亮起紅燈。反觀有能力的人員,如服務業中的白領專業人員,不論兩國有沒有簽署協議,本身就具備跨國移動能力,這些人正是台灣不該放棄的人才。而企業西進投資,也要面臨中國諸多潛規則,對台灣企業不見得是競爭公平的環境,怎麼看都是輸。如此協議內容不對等、經濟規模不對等、自由環境不對等的協議內容,怎麼能接受?
因此鄭秀玲堅決主張應仿美韓FTA談判模式,即兩國於在2007年4月達成協議,但因兩國國會皆反對內容而重新協商,直到2012年才正式生效,因此台灣應該立即中止原協議內容,重新與中國展開談判。
馬政府只有數字沒有人民
「馬政府很喜歡數字,一直強調開放項目是80比64,卻忽略兩岸服務業之間的不對等」,台大經濟系林向愷教授如此強調。中國對台主要是開放商業據點,而台灣則是開模跨境提供及商業據點,一旦開放後協議將會引發另一波磁吸效應,造成台灣人才與資金外移,導致服務業空洞化,其結果就是台灣工作機會減少及薪資更難以成長。但是中經院的報告只有正面評估,只考慮GDP與各別產值,根本無法評估就業影響與衝擊。
「3年前中經院也說ECFA能創造多少GDP多少就業機會,但3年過去,根本沒有當時評估的好處」。林向愷進一步指出,中經院評估台灣工作機會有幾千人的增加,但實際增加可能是中國白領來台,台灣看的到吃不到!中經院也同時鼓吹企業會增加多少獲利,但是這些利潤產生在中國,「錢不見得會回來,但還是算在台灣的GDP」,數字很漂亮但台灣產業卻會朝向空洞化,「馬政府只重數字,心中根本沒有人民」,林向愷痛批。
文化大學李健鴻教授也質疑中經院的報告,他指出,中經院評估指就業人口會增加1萬多人,就業率會增加0.15%,但是目前台灣勞動力人口在5月份是1143萬人,以此為分母每增加1萬多人,就業率只增加0.09%,那來的0.15%?
到目前為止,政府的措施會引起各界的不滿,一是簽完再公布開放內容,二是簽完後評估報告卻遲了近一個月才公布,「各國沒有人這樣做,大多在簽署前評估報告就要出爐」。林健鴻同時引美國為例,各國在簽署之前都已經有充足的國內法支持受衝擊產業與勞工,美國在2009年修正《貿易與全球化法》,主要內容就是規範協議簽署前對國會報告、部會配合、產業溝通,且該法令也同時提供受害勞工的救濟,只要同一產業有3個勞工受影響就可啟動救濟方案。
反觀台灣就只有《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還只是行政命令,而非正式法律,充滿暫時性及不穩定性。李健鴻認為,一旦中小企業受到衝擊,還要經過「調整→輔導→救濟」的三階段因應,「3個階段時走完企業也已經瀕於破產」。他也指出,現今規定受衝擊產業必須經由經濟部認定才算數,勞工不能自行申請,再加上排除工會的代為救濟管道,以及中小企業本身對勞工的協助意願也不高,導致該方案在過去3年的效果極為有限,同一套作法放在服務業就會有用?
連橋樑及隧道管理都開放?
對於各界對於談判代表適格性的抨擊,林向愷表示,兩岸雙方代表經過60次會議完成,但立法部門全被蒙在鼓裡,怎麼不會引起民間的強力反彈?他將矛頭指向兩岸經合會並指出,ECFA是兩岸交流的正式架構,雖然授權兩岸經合會處理與ECFA的相關事宜,但是從服貿協議簽署來看,兩岸的經合會的運作不但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產生嚴重脫節,甚至已經全面性的架空台灣政府的運作。
「但是馬政府還沾沾自喜」,林向愷表示,馬政府一再比較開放項目,卻忽略所開放的模式,對台灣服務業發展與工作機會的衝擊,況且台灣東開西放,「居然連橋樑及隧道管理都開放,令人不可思議」。他認為,中國進入台灣服務業的門檻低,又可能有國家的補貼,財大勢大輕易能將台灣業者驅出巿場,這根本就不是消保法或公平交易法令可以處理,一旦「中國大量勞工來台,等於複制中國人大量移民新彊西藏的模式」,更別前往中國的企業大舉親中之後,對台灣言論所造成的影響。
鄭秀玲也抨擊我方談判代表,指簽約結果充滿不對等,「可見官員的怠忽職守」。她指出,中國對台開放明寫著是誰有資格去投資,等於是要經中國認定才能過去,況且中國是以其「十二五計畫」進行策略把關,中國需要醫院需要高階醫療,就允許台灣醫院過去獨資設置,不需要的就予以控制或選定特定區域,像台灣銀行過去也只能去福建,只能去開鄉鎮等級的銀行,但中國銀行來卻可以到處設,難道是「他們官員比較聰明,台灣的官員比較老實?」
她氣憤的說,只因為台灣的談判官員沒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裏,把商業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反觀中國是把國家利益置於商業利益之前,需要的項目就來台灣找,但是台灣談判人員居然全面配合中國的需求。中國背後有策略目的,台灣有什麼?從開放項目,根本看不出開放台灣的策略及目的思考。「難道談判官員不用向人民說明,為什麼會談成這樣嗎」?
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也質疑中國那麼大,台灣那麼小,結果是中國有高度的策略性,而台灣卻是到處亂飛,中國完全不急,但台灣卻急的不得了,任誰都會懷疑「馬政府急到如此草率的背後目的」?
統戰變成一門好生意
「服貿協議內容讓人看到經濟上的不可思議,但政治上卻可以理解」,林佳和進一步表示。他認為,馬政府上任後,台灣就不斷以開放做為解決經濟問題的唯一方法,但是在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低技術性,高替代性的國家大都會淪為失敗者」,勝利者是高科技及高附加價值產業,而台灣這類以服務業及在地消費為主的國家,則是「潛在失敗者」。
對於服貿協議所宣稱好處,林佳和認為根本是「有問題的假設,加上單純想像的推演」,否則光是兩岸在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經濟實力、勞動單位成本上諸多巨大的差異所必然導致的衝擊,為何在官方報告全然看不到這些問題?
而中研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吳介民也認為,過去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的中國的出依賴度高度42%,對中國的總體依賴度是3成,中國早就取代美國日本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對手,隨著台商陸資的貿易交往投資所造成的往來,兩岸關係不但愈密綿,更造成台灣對中國「依賴」的加速,過去台灣有言語文化上的無障礙,所以大舉西進,現在同樣的無障礙則是逆向產生「東進」。一旦台灣受制於人,就會造成階級二元分化更為嚴重與惡化。
而吳介民也觀察到中國開放的背後,有極強烈的指定性經濟與政治目的。他認為兩岸間的統戰早就不再是搞政治、間碟、宣傳的老招式,已經從政治運作變成商業動機的運作模式。吳介民說,「統戰現在是一筆好的生意」,而服貿協議正是最佳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