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執行秘書)
都巿更新在現今寸土寸金的都巿,已經成為建商獲取土地的重要管道。然而縱觀各開發規劃,台灣的現時的都更思維明顯是基於經濟目的,而將拆舊建新當成唯一手段。但,同樣的都更模式,國外的經驗卻不難發現,經由地方的積極參與,都更結果往往迸發出人意表的驚喜。兩相對比,不得不反省,我們的都更究竟為何而更新?
日前媒體報導位於德國漢堡的百年社區甘格福爾特(Gängeviertel),面臨都市更新時差點被剷平。但危急之際引發記者、音樂家與藝術家等「創意階級」透過組織活動,大加批判政府一手打著吸引創意人才,另一手卻讓都更政策不斷啃食公共空間造成房價攀升,最後逼使政府不得不出面與開發商周旋,並以加倍的金額向開發商買回整個社區,並由民眾主導社區的新發展走向。此事件的效應,不僅僅是奪回土地開發權而已,更證明文創產業、公共設施與社會住宅,也有足夠資格成為建商以外的都更開發者。
德國之例證明,尊重當地文化脈絡才能獲得人民支持,但如此顯而易懂的概念卻遲遲無法在台灣落實。以新北市為例,在公有土地超過50%的都更案比比皆是,都更利益理當為全民所有,都更也應以提升公共利益為至上,但是從碧潭吊橋頭都更案、淡水小白宮前都更案等爭議案件,卻不斷上演歷史遺跡的破壞秀,都更至此已無涉公共利益,而是「合法」圖利財團。
都市更新原意為復甦都市機能,改善生活環境,曾幾何時,「改善生活環境」的發起者竟成為開發商而非在地居民?在缺乏妥善溝通,只重視硬體建設與華麗的建築下,都市更新的下場就是破壞當地文化及既有的社會網路,使得原有的社區文化以及生活面臨瓦解,更使得不願轉換居住環境者背上「釘子戶」的惡名,在公權力介入下強遭拆除,憲法保障的財產權卻遭公眾之名予以剝奪?何時台灣的人民才可真正享有都市更新帶來的好處,而不是遭到政府的「依法行政」驅離家園?站在都更的浪潮上,台灣理應反思如何與歷史文化永續共存,畢竟由歷史所累積的文化連結,即使不在乎天長地久,也不應該只是曾經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