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2025新聞
on 29 四月 2025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為了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是必然趨勢,但產業轉型過程必然會使利害關係人(例如勞工與在地社區)受到衝擊,故進一步需強調「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意即「盡力不遺落任何人」,需同時達到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平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氣候變遷因應法第3條第1款第11款也明訂政府機關應「在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之原則下,向所有因應淨零排放轉型受影響之社群進行諮詢」。然在近期發布的《我國工會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回應》問卷調查結果,揭示受訪工會中近6成不清楚淨零碳排的可能影響,且資方「未曾」就淨零排放影響與因應措施與工會互動之比例,也高達77.6%。

文/江明芸(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在馬總統接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正式承諾推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後,各級政府單位開始動起來。但我們更期待的是一個跨部會的小組,號召學者專家、民間弱勢團體理性討論後,一個適宜且周延的住宅方案,而非因選舉考量,急就章地政策買票或政治喊價。

  我們更要提醒,「房子」對於基層勞工而言,不僅僅只是一個私人的室內空間而已,它保護我們的家人免於日曬雨淋和人身安全,也裝載著每個家庭情感間的聯繫,更是大家朝夢想邁進的出發點,那種無可言喻的歸屬感,是只有「家」才有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八八風災時,許多受災居民,親人依舊健在,卻仍哭倒在被土石沖垮的家園旁,因為那房子有著無可替代的回憶與夢想。而災後重建,永久屋的興建,為何會爭議不斷?究其原因,是政府懷抱便宜行事的心態,負責單位忽視當地居民的需求,所延伸出來的問題。
  社會住宅是基於「住宅是基本人權」的信仰,目的是為解決無法購屋的弱勢族群居住問題而興建,有需要的民眾,除了一時無法購屋之青年外,尚包含常常被標籤化的經濟弱勢與社會弱勢之民眾,故社會住宅的軟體建設,如居家照顧、醫護、托育等服務及完善的管理規範,其重要性是與區位選擇、公共設施等硬體設備相同地,而身心障礙者對於無障礙空間的高標準,更是房屋設計規劃裡不可忽視的需求。
  政府關注研究底層民眾的居住問題,想必社會各界皆樂觀其成。但我們憂心的是,選後又是一場空;更害怕的是,政府仍舊以經濟最大收益來思考社會住宅之興辦,不符基層勞工之期待與弱勢族群之需求,成為失敗的國宅政策又一章!

刊載於2010年10月21日 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