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從去年的下半年開始,在前有「油電雙漲」和「停滯性通膨」的衝擊,後有國際金融風暴和景氣不佳的夾殺之下,失業危機幾乎無一倖免橫掃每一個產業。短短的幾個月,失業率從2008年5月份的3.84%,一直飈升到2009年1月份的5.31%,失業人數暴增至57萬8千人,創近幾年來的歷史新高。農曆新年過後,就業市場的春天似乎在今年缺席,各地就業服務站湧入絡繹不絕的求職者,關廠歇業、裁員減薪,以及勞工部份失業(無薪休假)的情況持續惡化,預告了這一波就業寒流將會繼續發威,並且已嚴重侵蝕勞工及其家庭生活。時聞三餐無以為繼、房貸繳不出來、子女被迫休學,甚至於尋短的問題與悲劇。然而政府的施政究竟是以更大的魄力為勞工雪中送炭,還是繼續放任雇主任意解僱勞工,使得勞工的處境「雪上加霜」,在在的考驗政府的施政能力。 

  我們回顧台灣社會上一次的就業危機,就在2000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時刻,一波波的關廠歇業浪潮席捲臺灣,失業率一路狂飆超過5%,從事傳統產業的勞工,在企業爭相出走「前進中國、債留臺灣」的打擊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勞工追討不到被積欠的工資以及資遣費,他們努力工作一輩子累積的退休年資,也在剎那之間都被歸零,青春就這樣毫不留痕跡的驟然消逝。也因為這一波結構性的失業狂潮,使得政府不得不正視就業安全體系殘破不堪的問題,而勞工團體倡議多時的許多勞工法令遂獲得立法通過的契機,讓臺灣就業安全體系缺漏的部分能夠逐步的建立或是加以補強,包括2002年5月三讀通過「就業保險法」及2003年三讀通過的「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等。 
  2008年,失業風暴似乎宿命的與第二次的政黨輪替相隨。這次的失業問題有幾個別於以往的特質,包括:「失業問題的普遍性」,過去普遍被認為較具市場競爭性的白領及專業技術人員,幾乎無一倖免的加入失業大軍,以及部份失業(無薪休假)的危機持續擴大,日前主計處預估20餘萬的勞工正面臨部份失業的窘境,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勢必有增無減,人數甚至將會突破70萬大關。 
  另外一個則是「長期失業」問題。後者在統計數字上的警訊相當明顯,在7月份僅5.7萬人、8月份已經達6.3萬人及9月份的7.1萬,到12月份更已突破9萬大關,不僅創下94年7月以來最高,未來亦將會讓怯志工作者大量增加,進而衍生自殺率提高等社會問題。因此,倘若政府沒有認清這些問題的本質,繼續延用舊的政策思維來提出對策,不僅無法有效的降低失業率,更會讓失業問題更加的結構化,甚至於未來會呈現一種高原型高失業率的狀況,勞工只能遙遙無期的等待著就業的春天。 
  面對目前嚴峻、多變的失業窘況,政府除了滑稽的要勞工「共體時艱」之外,還能為勞工做些什麼,可能是最近勞工朋友最關心的議題了。 
  上一波失業風暴,促進「就業保險」的立法實施,恰好在這次的失業風暴中發揮了安定社會的功能,提供失業勞工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以及失業之被保險人及隨同被保險人辦理加保之眷屬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補助。其中,六個月投保薪資60%的失業給付,某種程度上避免勞工因失業而陷入生活困頓。但回顧1997年期間勞工團體推動前述二法的過程中所遭受的阻力,包括許多政府財經部會首長認為失業給付將讓人民懶惰、依賴,甚至於扣上了破壞投資環境及拖跨國家競爭力的大帽子;所幸就業保險法終究順利通過,並在這次的失業風暴中發揮極大的功能,而政府也考量這一波失業問題的特殊性,考慮延長失業給付至九個月,可見就業保險已經成為國內就業安全體系重要的一環。 
  至於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由於其乃規範雇主解僱一定人數勞工的法律,理應在這次的裁員風暴中發揮保障勞工的法定權益不被剝奪,但顯然各級政府機關並未確實的落實,以致許多關廠、歇業及大量裁員的勞工權益受損,政府相關單位實難辭其咎。 
  縱觀政府所提出的各項因應措施,除了不脫舊思維的「立即上工」、「短期就業促進方案」,以及不透明「企業抒困」等之外,未來如何有效的積極管理失業,將是檢視政府施政的重要指標。然而,政府不應該有「缺水等颱風」的投機心態,更不能把搶救失業當成煙火秀,而是更積極的透過包括社會保險及就業促進等政策工具,營造一個新的勞動體制與勞資關係,並籍由社會性投資創造就業,以茲有效的解決失業問題,還給勞工免於失業恐懼的社會。 

本文刊載於2009年7月9日勞動者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