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代理秘書長)
當反核四已經成為民進黨的神主牌,阿扁的緊箍咒之時,對於新政府而 言剩下的只是如何善後的問題。此時「電業自由化」竟然莫名其妙地「 順理成章」成為新政府以及反核環保團體的仙丹妙藥。反核四正如環保 署長林俊義所說的是「反獨裁」,也就是反對「政治獨裁」,那麼未來 電業自由化的後果將可能導致經濟上的「市場專制」主宰電業市場的商 業化邏輯,屆時一般市井小民將依然是最大的輸家。
基本上,一個國家的發電方式是不是要用核能,其實就好像一個人三餐 到底要吃麵包或是吃飯一樣,是無法用客觀科學數據來作分析的,那是 一個主觀價值的選擇。不過,一旦選擇是吃麵包為三餐的主食之後,政 府就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老百姓每天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都有麵包吃? 那麼到底是採用哪種供給方,是政府自己生產,然後直接分配給人民? 政府生產,然後統一價格賣給人民?開放民間廠商生產讓民眾購買,但 政府規定麵包不能太貴?抑或是開放市場自由競爭?其實前述的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政治、經濟的意識型態在背後主導,而這才是台灣未來電 力供應之發展藍圖的最關鍵核心與社會輿論辯論的焦點。
新舊政府都一致地提倡「電業自由化」,雖然二者背後的政治考量卻完 全不一樣,這是因為兩黨都中了「市場競爭」即代表「高效率」的市場 經濟迷藥,徹底忽略了電力供應的「公共性」與「非商品性」。
首先,國民黨主要是想藉由發電市場的利益大餅的切割與讓出,來攏絡 特定民間財團興建民間電廠(IPP),以交換其政治效忠,另一方面更可 滿足工業區中大企業對於電力穩定供應的需求(IPP對於工業大戶的逐利 行為,詳待後述),並為台電的後續民營化鋪路。這種「一兼二顧,摸 蛤兼洗褲」的電業自由化,基本上是延續國民黨對公營事業民營化的一貫態度。
其次,民進黨與反核團體長期以來對於台電即相當感冒,因為其長期壟 斷並誤導台灣的電力資訊,特別是在反核的議題上,台電動不動就拿缺 電來要脅興建核四,並隱藏核電成本實際上是很昂貴的這個事實真相, 因此反核團體就認為,其實只要電業自由化,透過市場機制的價格競爭 ,昂貴的核電會被市場機制所淘汰,反核四就水到渠成,甚至台電這個 老大哥,也將被民間電廠所淘汰。
民進黨與反核團體這個天真的如意算盤,打來打去,最後最大的獲利者 將是台灣最龐大的民間財團也是最大的民間電廠擁有者----台塑,這可 從王永慶最近突然取代綠黨主席高成炎躍昇為反核四的急先鋒,可看出 其內心對未來「錢景」的蠢動,而難道這也是民進黨預期中的政治考量嗎?
如前所述,由於國民兩黨在「經濟」上一致的自由市場競爭邏輯,卻都 能達成其各自「政治」上的目的,因此「電業自由化」的口號此時更是 響徹雲霄。但是「電力」真的能夠被「商品化」甚至進而「市場化」, 達到「自由競爭」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電力」與「勞動力」一樣都具有「無法儲存」的特性,光是這一點就 很難完全讓電力成為一個商品在市場上交易,由於發電廠一發出來的電 力如果沒有立即被使用,就會流失,喪失其價值,那個發電廠就白做工 了,由於沒人會幹這種賠錢的生意,因此民間電廠要蓋一定是先確定他 發出來的電確定有人會買,最好是一天24小時都是買相同的數量,或是 固定時段有固定的購買量,這樣才不會不小心多發電,造成不必要的浪 費。因此台灣目前的新設立的民間電廠大都是蓋在工業區旁邊,準備提 供給這些用電大戶,不管是台南科學園區或桃園工業區還是六輕周圍無 不成為各民間電廠的軍備競賽。
相對地,對於電力需求波動較大的民生用電而言,民間發電業者自然不 會去淌這個渾水,那就繼續交由台電去負擔這個被一般大眾痛罵缺電的 政策責任吧。另一方面民間電廠更可透過政商關係或政治壓力,強迫要 求台電必須以保證價格並照單全收其發出的電能,即使電力供應已經足 夠。因此未來如果發電業自由化之後,其電力的調度規則將成為一個相 當難解的問題,因為如果電力供應充足有餘時,那到底是王永慶的麥寮 電廠要停,還是長億集團的電廠要停,或乾脆是台電的要停,這勢必將 衍生成為一個棘手的政治問題。
如果電力市場自由化真的是萬靈丹,那麼也不會發生最先推動電業自由 化的美國加州政府在最近開始對解除電業管制抱持強烈的保留態度,因 為今年聖地牙哥的每月平均家戶電費從5月份的45美元,暴漲到7月的 100美元,消費者抱怨連連,內華達州也中止預定於今年三月解除電業管 制的措施。加州的電業自由化造成了電價飆漲、經常跳電斷電、供電不 足等問題,其問題根源是民間發電業者集體減少電力供給,造成缺電的 事實,然後在缺電發生時,在能源現貨市場以高價賣出,趁火打劫,賺 取暴利,並將成本轉嫁給消費大眾。
從開放世界各國開放電業自由化的原由來看,大都是為了迎合大財團為 了生產的順暢,極力要求政府開放設立電廠以提供穩定電力供應,因此 電業自由化造福的是工業用電大戶,一般老百姓只有承受突然飆漲的電 價與不時斷電的份而已,未來台灣逃不過這個命運。
根本而言,電力的特性是完全不適合作為一個商品,透過市場的供給與 需求來運作,因此朝野各黨甚至反核團體一昧地將電業自由化視為萬靈 丹,的確有待商榷。當我們歡天喜地送走核四這個惡神之後,千萬要留 意財團挾著「自由競爭」的怪獸,共同吞噬了一般大眾的公共用電權益。
本文刊載於2000年10月27日勞動者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