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最近,中韓達成FTA協定又成為政府和財團恐嚇人民的新工具。在亞太經合會(APEC)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習近平與朴槿惠宣佈中韓FTA「實質」達成一致,立即成為馬政府舖天蓋地發動媒體、立法和恐嚇攻勢的立基;於是,在經濟部提供的不實訊息之下,媒體「如喪考妣」似的一再宣告台灣經濟的末日,怪在野、怪公民團體、怪學運讓台灣失去了經濟競爭力;而執政黨立院黨團也「從善如流」拉下國人心的食安法,硬把目前仍有爭議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改列第一案;至於財團更沒有閒著,爭相提出產業完蛋論,其中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更以「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22K,可能剩15K!」,突顯中韓FTA的嚴重性。
其實,這樣的恐嚇大戲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次,特別是馬政府在宣傳兩岸政策和選舉期間,目的很簡單,一方面試圖突破過去爭議性政策的政治僵局,例如兩岸各項協議及自由經濟示範區;另一方面,透過官資聯手的雙簧,影響經濟選民的投票行為。因為這一招在上次的總統大選取得很好的成果,所以就屢試不爽的成為政府慣用的手段。但這樣的技倆就有如童話故事中那放羊的孩子,一再的測試著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
舉這次中韓FTA為例,事實上無需高深的學問,都可以探知這只是一個低度的自由貿易協定,且更是國際政治下的產物,短期內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微乎其微。然而,為了利用這個「天賜天機」宣傳被台灣社會擱置的兩岸服貿、貨貿及監督條例,經濟部呷緊弄破碗的瞎掰和誇大衝擊數據,不僅相關數據出現經濟部長735億、次長的3年到5年影響2600到6500億,以及工業局長的967億到2577億等「鬧三胞」鬧劇。面對社會的質疑,經濟部長才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坦承,中國及韓國至今未對外公布協議細節,經濟部是以所有工業產品自由化效果來評估。
過去,政府就是透過這種不充份的資訊,無限上綱的販賣恐懼,最終達到推動各項不義政策的目的。在台灣和中國兩國經濟貿易政策上,除了政黨的政治利益,還包括遊走兩國間資本權貴,希望在這種關係中貪而無厭的撈取更大私利,但這幾年,在各人民團體的專業揭露之下,這種恐嚇的技倆也就越來越難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