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528 旅宿業有條件開放聘用移工?放風聲非政策 移工政策應通盤檢討!

2025新聞
on 28 五月 2025
20250528 旅宿業有條件開放聘用移工?放風聲非政策 移工政策應通盤檢討!

去年國際人權日時,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在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座談後對外表示,勞動部已允諾將開放服務業申請外籍移工,並預計於春節後提出配套措施。當時,勞動部隨即澄清,強調整體仍在評估中,並無「同意開放服務業移工」的規劃。未料昨日,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又公開表示,已與勞動部「達成共識」,預計將於下半年宣布旅宿業引進移工方案。對此,台灣勞工陣線提出嚴正質疑:「觀光署什麼時候成為開放移工的主管機關了?」,而移工政策牽涉移工人權保障及本國勞工就業,應經審慎評估與公開討論,而非由政府機關或企業團體透過媒體「放風聲」主導政策走向。

文/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執行秘書)

  自2009年研考會公佈都會區房價成為十大民怨之首後,政府部門便打著「居住正義」的大旗,也幾乎成為選舉必列政見之一。然而在不久前,內政部公布房價所得比統計,台北市與新北市分別以15.01與12.67成為世界第一與第三,貸款負擔率也高達63%與53%,即為政府放任住宅商品化所種下的惡果。

  早前政府推出的國民住宅,是以興建低於市場價格的「出售式」住宅,然而大家都知道只要轉售後就幾乎與市場價格無異,無疑是政府幫助人民炒做房價,因此遭譏笑為「樂透國宅」淪為失敗政策,可見「一次性」的住宅政策並無法解決住宅問題,更別說想降低高房價了。

  自2010年政府開始推出的「合宜住宅」,名字雖聽起來新穎,但說穿了與國民住宅並無不同,就是將土地以便宜的價格賣給建商,再由建商興建獲利,仍是一次性的住宅政策,更可以說是政府楷民眾之油,造福大財團;再者營建署雖宣稱提供大量的合宜住宅可以調解市場價格,但市場法則的供需失調根本無法解釋,為何台灣目前的空屋率不斷攀升,然而我們的房價仍是居高不下?因此合宜住宅甫一推出時,即遭到民間團體質疑其為不公不義的政策。

  能夠購買合宜住宅者,基本上具備一定經濟能力,像是浮洲合宜住宅需繳交三成自備款,包含約四十萬左右的簽約款等經濟壓力,就是造成第一批幸運中選者中高達26%的民眾忍痛放棄的原因之一,更遑論合宜住宅可以照顧底層弱勢民眾。為了落實「居住是人權」的理念並能夠永續發展,政府應該是廣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並採取稅制改革,想真正落實居住正義,請政府開始玩真的吧!

  我們從近年來政府與財團的合作模式中,不管是合宜住宅或是ETC案,不難發現都是政府在新自由主義信仰之下,假自由化與小而美政府之名,將公共服務角色交由財團,最終受害的當然是我們人民百姓。

刊載於2014/06/05自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