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夏傳位/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副研究員

最近我們看到又有許多勞工走上街頭。先是國民黨發動、由黨主席連戰領軍的「勞工失業大遊行」,接著是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年度的「秋鬥」。嚴重的失業問題又再度受到大眾關注。然而,攸關數百萬勞工未來的退休金改制仍然延宕未決,目前三制並行的方向將帶來不可測之後果,更令人擔憂,嚴重性實不下於目前的失業問題。

 

經發會就業組決議三制並行,其實是勞委會堅持個人帳戶制,勞工代表堅持附加年金制,資方無所謂(因為在兩制之下都提撥六%),所做的妥協結果。此一妥協看來不僅不是次佳方案(second best),還可能是最糟糕的選擇,單獨採行任何一制,都不會如三制並行一般,帶來災難性後果。

其實若比較全世界各國實行的制度,有社會保險意義的附加年金制,明顯是最好的選擇。所有歐美先進國家都實施社會保險(相當於這裡說的附加年金制),只有一些前英屬殖民地、拉丁美洲、非洲軍事獨裁國家實施個人帳戶制。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於一九九六年在全歐洲做了一次廣泛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歐洲人民,以及超過八○%的美國選民都支持社會保險制,他們甚至願意付更高保費,維持這個制度。(但《經濟學人》本身支持個人帳戶制)

反過來看個人帳戶制,勞委會主要以新加坡公積金制(CPF)為模仿對象。但根據《遠東經濟評論》在二○○○年五月的專題報導中說:「CPF不足以支應適當的退休生活,它頂多滿足基本生計。」連新加坡的國家發展部長Mah Bow Tan也承認:「CPF是不夠的,應該有其他的補充計畫。」這就是台灣打算模仿的制度嗎?

附加年金制優於個人帳戶制是非常明顯的,反對者也不否認,他們只是說:「附加年金制太理想化了,會產生財務危機。」

恰好於今年七月,美國小布希總統也指派了一個委員會,檢討美國自一九三五年運行至今的「老年、遺屬暨殘障保險」(OASDI),用的也是「財務危機」的老藉口,急著想要將社會保險私有化,讓大財團來吃這塊豐美的肥肉。

猜猜結果如何?此舉激怒了美國輿論界。各大主要報紙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紛紛發揮知識良心,在社論中鳴鼓而攻之。連大名鼎鼎、在台灣人氣頗旺的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也撰文痛批。他在〈捏造一個危機〉中說:「國際貨幣基金(IMF)說出一個簡單事實,社會保險的長期財務問題並不嚴重,透過一些小規模修正就能解決。」事實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估計,人口老化比台灣嚴重許多的歐美國家,只要小規模修正社會保險,就能運作到二○七○年,不出問題。譬如法國三次立法修正年金體系,德國也修改了兩次。克魯曼繼續說:「布希總統的御用委員會為了說服民眾相信社會保險不足取,必須捏造一個危機。」

虛構的財務危機背後,其實還有「國家對公民的承諾與責任」此一更深層問題。

社會保險的「財務問題」來自於政府保證國民的老年生活,而個人帳戶制相當於「強迫儲蓄」,政府根本不介入負擔責任,讓每個人自行承擔風險。此即為何所有歐美先進國家都實施社會保險,只有殖民地與獨裁國家才採用個人帳戶的根本原因。這牽涉政府的角色與定位。在歐美實踐「福利國」的國家,社會保險已成為國家認同、生命共同
體的最重要象徵。

現在一個最先喊出「生命共同體」、黨內派系號稱「福利國連線」的政黨,上台之後千方百計拒絕最能體現此一理念的公共政策,其反諷錯亂之程度,就像看到一位家財萬貫的大資本家兼反對黨主席,走上街頭號稱「代表」勞工抗議失業一樣。台灣勞工總是權力爭奪的棋子,像破衣服一樣,任人丟棄與撿拾都同樣容易。現在趕緊從三制並行改為附加年金一制,還來得及,莫讓勞工的心在冬天裡更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