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桃園中華映管日前宣告破產,1千9百名員工將全數資遣,公司將變現資產支付員工積欠工資與資遣費,另視需求回聘少部分員工。也就是說,華映並沒有關廠倒閉,是因為經營週轉不良必須進行破產重整,然後再重新營運,不過,1千9百名員工就成了犧牲品。
難道勞工只能默默被動接受資遣?不能有主動取代資方成為經營者的可能性嗎?到底勞工可不可以從受僱者變成資本擁有者、進而自主經營管理?回顧三十多年前的新竹玻璃員工自主管理長達5年的經驗,給了我們許多啟發與教訓。
新竹玻璃勞工自主營運
1985年7月,新竹玻璃公司因股票下跌,董事長挪用公款虧空,導致營運周轉困難,無法購買燃料油來維持生產運作;此時董事長任和鈞攜帶公司現金共近1.8億元,與妻女潛逃美國,總經理也想宣布破產關廠,後來在地的新竹廠廠長與營運經理、工會代表協商之後,向下游經銷商緊急借貸,解決燃眉之急,讓工廠可持續營運出貨,等出貨銷售後再還款。同年11月,員工到行政院與總公司抗議,後經立委周清玉與省政府社會處長趙守博的協調下,於12月由勞方選出25名代表組成「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營運,逐漸轉虧為盈。
不過1986年6月,在地方法院裁決重整要求臨管會交出經營權未果後,10月地檢署會同調查局查扣借款給員工的經銷商帳冊,並收押臨管會主委彭如春,但在員工團結相挺之下,臨管會一直掌握經營權,讓公司持續穩定營運出貨。直到1990年7月,才在資方承諾保障勞工權益,分期償還員工存款、積欠薪資與復工資金後,才將經營權交還給資方,創下勞工自主管理營運達5年的紀錄。
新竹玻璃的經驗可以看出,勞工是具備自主管理經營能力,最欠缺的其實是週轉的資金,新竹玻璃員工當時除了向下游廠商借貸之外,其實每個勞工也都有出資10萬元來作為營運基金。不過,勞工終究沒有更大的資金援助買下新竹玻璃,讓勞工成為新竹玻璃的真正主人。
美國如何協助員工接管企業?
讓勞工買下企業自己當老闆,擁有企業自主經營,這是天方夜譚嗎?當然不是,即使像美國如此高度個人資本主義的國家,居然在2018年通過了〝Main Street Employee Ownership Act〞,由國家提供資金融資、專業諮詢等協助勞工接管中小企業的法案,實在令人感到驚訝。
其實美國從1974年起,根據勞工退休保障法(ERISA)之規定,實行「員工持股計畫」(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SOP),這是政府以租稅優惠鼓勵員工與企業兩者共同提撥來持有公司股份,目前有7千家公司執行ESOP,另外,更有4萬家的合作事業由勞工自主營運。這兩種形式的勞工自主事業(employee ownership),大大減少了裁員失業、營運分配更民主,且讓企業更強化生產力。
不過近年來,美國政府擔心為數230萬家、僱用2千5百萬勞工的中小企業,其為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中小企業雇主即將面臨退休,當中大多數並沒有子女接班而可能關閉,將嚴重衝擊美國勞動市場;因此,在2018年8月通過了〝Main Street Employee Ownership Act〞,這部法案有四大功能:
一、強化中小企業署SBA對企業的「員工持股計畫」更大的借款彈性。
二、讓企業更順利的過渡到勞工自主事業(employee ownership),包括允許要退出的雇主在轉換期維持一定營運權、貸款資助轉換期的成本、協助舊雇主轉移產權的花費。
三、放寬貸款給合作事業。
四、SBA必須介入轉移過程,提供專業評估、諮詢與輔導。
台灣中小企業的接班危機
台灣的143萬家中小企業大都是家族經營,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有6成並沒有接班傳承計畫,如果第二代不接班,許多技術含金量高的企業,也是要關廠歇業,除了創造嚴重失業人口,領取大量失業保險金之外,更造成該產業技術傳承的斷層。目前許多企管學者開出來的解決方案,也不外乎交由專業經理人經營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或是家族集體分權管理的方案。不過,事實上對於台灣許多人數不超過百人的中小企業,專業經理人CEO的高薪根本付不起,CEO也看不上這些中小企業,反而是最適合由資深專業的員工接手經營,讓所有的員工都當原來企業的共同老闆。
回頭看看華映破產的例子,政府目前大多被動等待企業關廠歇業之後,再來吃力不討好幫企業收拾遺留下來的爛攤子,看看美國去年通過的〝Main Street Employee Ownership Act〞這部法案,不如事前協助將企業轉化為勞工所有,讓企業民主化,所花費的借貸利息說不定會遠遠少於就業保險的失業給付支出。經濟民主的實踐,其實並不會很激進,反而常常以很生活的面相出現,只是要多一點想像與勇氣,跨出既有的框架一步,就能翻轉現有的窠臼。
本文刊載於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第226期月刊【經濟民主ABC專欄】
圖為1985年新竹玻璃在董事長捲款潛逃後,由員工自主營運復工事件,證明勞工當家作主的能力。
圖為1985年新竹玻璃在董事長捲款潛逃後,由員工自主營運復工事件,證明勞工當家作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