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陣議題
起源:改良主義(reformism)的興起
社會民主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總是在「革命」與「改良」兩條路線之間擺盪,一直要到「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於一九一九年成立之後,社會民主運動才算真正確立改良主義的發展方向,因為社會民主黨內的革命派份子,此刻已然脫離了社民黨,轉而加入共產國際。
改良主義的興起,最早應該是源自德國。一八七八年,俾斯麥提出了「社會主義鎮壓法」,逼使德國的社會民主工人黨(社會民主黨的前身)面臨黨的瓦解危機,黨內的領導幹部也因而對黨的生存策略產生分歧,伯恩斯坦(E.Bernstein)等人乃開始鼓吹合法理性的改良主義,這一種新的呼聲,自然引起了黨內正統馬克思主義者考茨基(K.Kautsky)等的反擊,引發了往後一連串的論戰,不過在鎮壓時期,這種理論鬥爭則尚未表面化。
一八九○年,鎮壓法取消,德國的社會民主工黨獲得新生,並隨即將黨名改為「德國社會民主黨」,且通過了著名的「愛爾佛特綱領」。這份綱領由於理論綱領部份是由考茨基執筆,因而在原則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準則,但是行動綱領部份則由伯恩斯坦負責,所以實際上充滿了改良主義的色彩,主張議會路線與漸進改良,至於無產階級革命則被略而不提。
「愛爾佛特綱領」,可視為是第一份標舉改良主義行動方向的正式宣言,其影響力十分深遠。一八九一年,成立剛兩年的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正式通過以愛爾佛特綱領作為黨的首份發展綱領,顯示出瑞典的社會民主運動,從一開始便是以改良主義作為行動方針,當然在精神上,則仍然是以「無階級社會」作為終極目標。
同樣的,英國的工黨在一九一八年成立時,也是十分明顯的是以改良主義為建黨基準,強調透過選舉而不是革命的手段,來進行改革。
改良主義不但在理論上否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大支柱: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社會階級兩極化與勞動價值論,更主張在實踐手段上,以漸進式的方法,累積改革力量,最為直接的方法,便是經由選舉取得政權後,再進行社會改造的工作。
改良主義者的這些主張,很自然地,招致了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如考茨基與盧森堡等人的嚴厲批判,認為改良主義者只關心手段(社會改良),而忘了真正的目的(社會革命);同時,他們認為改良主義者,對於資產階級式的代議民主政治過度樂觀,將使工人階極無法堅持根本的改變,誤以為不必透過階級鬥爭,便可以達到革命的目的,但是其實這些都只是妄想而已。
一九二○年,較為激進的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為了是否加入共產國際,導致分裂,黨中的急進派獲得投票勝利,決定加入共產國際,而黨中的和緩派,包括伯恩斯坦等人,則回流到社民黨。至此,德國社民黨乃正式確立了其改良主義的方向,從一個體制外的革命黨轉變為體制內的選舉黨。社會民主運動至此已正式宣告走上改良主義的道路。
過渡:改良主義的再修正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有化」的議題,成為許多國家的社會民主運動的首要實踐任務,特別是在社民黨已經取得政權的國家,而首先進行這項工作的便是北歐的瑞典。一九一八年,瑞典社民黨在未掌有議會多數的情況下組閣,為了實踐轉化資本主義社會的目標,因此瑞典社民黨在執政後,便實施了國有化及工業民主的政策。
不只是瑞典,英國的工黨也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一九四五年上台執政,並實施國有化政策;此外,北歐的挪威與丹麥等國也均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實施了國有化,將私有企業轉為國有。雖然各國的國有化政策,在實施時間與程度上有所差異,但是基本上,卻均是以此一政策作為首要施政目標。
然而,這波國有化的風潮,卻明顯遭到了挫敗。最明顯的例證,便是瑞典社民黨在一九二八年,由於企圖強化國有化政策,而在大選中失敗,首次下台;同樣的,挪威的社民黨也在同年下台,國有化政策維持不到三年,便不得不終止。兩國的社民黨雖然在四年之後,再度得以執政,但是卻都已改變策略,不再提起國有化問題了。
為什麼國有化政策會遭到挫敗?一項重要的政治性因素是:社民黨本身並未得到多數民眾的支持,同時民眾也不了解國有化的內涵與意義,甚至於連工人階級也是如此。然而,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是「社會化」與「國有化」二者在概念上的混淆。(社會化意指將私有產業轉為該產業的工人階級擁有,而國有化則是意指將私有產業轉移為國家所有)而事實上,依照馬克思原本的意涵,應是指社會化,而不是國有化。
由於國有化政策的挫敗,導致社民黨在理論上作出了重大的修正,亦即將國家的角色重新定位為:
1.國家只能介入控制非營利性及社會民生必要的產業,而其目的是要維持整體的經濟發展。
瑞典社民黨的理論家韋格佛斯(E.Wigfors)曾為此種修正作出辯護,他認為一旦私有產業完全國有化,將導致社會主義國家成為另一個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形成更為嚴重的資本主義市場混亂,然而,倘若國家只是以間接的方式控制私有產業,則將可以促使資本主義經濟更合理運作,並將部份資源移作有利於全體人民的福利事項。
這樣的修正,實在是十分重大的轉變,因為這意味著承認私有制,以及社會化範圍的自我設限,甚至於後來還以效率這種資本主義式的觀念作為國家調整的標準。整個改良主義的社會民主道路,至此可說已再度修正,因為這種修正幾乎等於已不再將轉化私有制結構,視為首要的改革工作。
社會民主主義的發展,到此已經走到大幅轉變的時刻,同時再加上外在情勢產生了新的變化,更促使社會民主主義必需採取新的因應策略。
轉變:福利國家的誕生
一九二九年,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爆發了。歐洲各國受到美 國的經濟危機影響,面臨了空前的經濟衰退,不但失業人口激增,國民所得也大幅下降40%以上,同時還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危機。為了解決這些經濟問題,瑞典社民黨的重要理論指導家韋格佛斯,乃參考了凱恩斯早期的經濟理論,並綜合了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早在一九三零年,便在社民黨內提出擴大公共部門投資,以解決失業問題,這項建議不久便成為瑞典社民黨的正式失業政策。因此,這比凱恩斯所提出的相近理論名著-「一般經濟理論」還早六年。
社會民主主義轉向福利國家的方向發展,具有幾項重要的意義。
一九三二年,瑞典社民黨再次執政,便採用韋格佛斯的擴大 公共投資理論,以挽救經濟危機。但是由於依然未能取得多數,因此社民黨便與農民黨聯盟,而為了同時穩定工農階級的支持,因此就先從「再分配」與「擴充高等教育」兩項政 策方向著手,因為工農階級的共同特徵就是收入低及教育水準不高,而不同點則是所有權之有無,故而社民黨迴避了所 有制問題,將焦點集中在分配及教育問題上。
至於其具體內容,在社會安全方面包括有:瑞典的老人年金、免費健康醫療照顧、低收入住宅政策及失業金制度等;而在英國,工黨也實施了「公醫制度」、住宅政策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工黨在一九五一年下台,但是接著執政的保守黨,卻並未取消這些制度,因為這已經成為英國人民的基本權利了。
調整:工業民主的實施
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社會的階級結構產生了重大的改變,不但農民階級的人數降低,同時新興的白領受薪階級相對快速增加,迫使社會民主主義者必須提出新的策略,尋求新的階級聯盟。因此,社民黨自六○年代開始,便企圖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以廣大受僱階級為主的政黨,而不再只是工人階級的政黨,藉以與新興的中間階層進行結盟,擴大政治支持。
所以,六○年代開始,瑞典社民黨便採取了一連串的勞動政策,包括一九六四年的勞資集體工資協商制度、一九六七年的年金基金,一九七一年更是邁進一大步,實施「工業民主制」,使受僱者也能參與產業的經營,將產業的經營權予以社會化,進一步使社會民主主義擴大實施,可說是社會民主運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里程碑,使社會民主主義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同樣的,法國自從六○年代末期,發生了學生大革命之後,在左派及社會民主人士的共同提倡下,要求產業民主的呼聲十分高昂,他們主張將民主擴大到各種產業的領域,甚至於包括媒體、大學及教會等特殊領域,以徹底落實社會權的理念。而在西德,經由社民黨與工會人士的共同努力,工業民主的浪潮也同樣相當高漲,更是早在五○年代中期以後便於「企業法」中有相關的規定,並於一九七四年通過「共同決定法」,擴大實施共同決定制。
一九七五年,瑞典社民黨乘勝追擊,推動「受僱者基金」,以給予受僱者更大的保障,不過這項創舉隨後便因資本家的聯合上街頭抗議,而被取消了。這個挫敗,卻促使社民黨與工會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終於在一九七八年提出了一項新的方案,主張:透過營利所得稅與薪資所得稅的法案,建立眾多的薪資所得者基金與信用基金,而其基金持有者則是產業中的受僱者與同一郡內的其他受僱者。由於基金不可出售,同時乃是集體擁有,因此將可以保證:五百人以上的產業受僱者,至遲三十五年,便可以將基金逐漸轉移給受僱者。
事實上,這是社民黨為了團結白領與藍領勞工,所採取的策略,同時其實也是一種迂迴的團結基金手段,以謀求資本家的妥協,而其真正的目的則是進一步嚐試推動經濟民主政策。一九八三年,經過多次的協調,瑞典國會終於通過法案規定:企業應提撥20%的利潤,存入中央銀行,用於科技研發,使用時則需與工會先行商量,這項新制度雖然已與原本的想法有所距離,但是對於社會民主,仍有一定程度的進展。
結語
參考文獻
楊碧川 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史 1992.3. 前衛
戴維.麥克萊倫 馬克思以後的馬克思主義 1988.8. 谷風
Esping-Anderson, Gosta, Politics against Markets, 1985, By Princeton
Lowenthal, Richard, The PostWar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Democracy, 1981, By Allanheld, Osmun Co.
Przeworski, Adam, Capitalism and Social and Social Democracy, 1985, By Cambridge
Stephen, John D., 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wedish Social Democrats, 1981
Tracy, Noel, The Origins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1983, By Croom
萬千計劃
萬千,是一種信念,我希望可以逐漸找到一萬個願意固定每月或每年捐款的勞陣「萬千之友」,讓勞陣可以更穩健的推動各項政策的改革。當然您可以視您的能力給勞陣更多的支持,您可以選擇任何形式支持勞陣。
影像紀錄
-活動影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