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出版
由勞陣出版2000年勞動政策白皮書。勞動政策是檢驗一個政黨在「左」與「右」的路線光譜上,是落在哪一個端的最佳度量器。國家在勞資關係之間,到底是採取傳統右派的「自由放任」觀點,放任勞資雙方在勞動力市場中相互議價,交由供給與需求來決定工資價格,還是採取左派的「國家干預」立場,將勞動視為一種義務,由國家完全掌控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任何一個政黨都必須面對這光譜兩端的檢驗,目前英國首相布萊爾所提出的「第三條路」,就是嘗試突破傳統左右兩派的思考方向,走出一條「新中間路線」,對於國家角色的再思考。
國民黨長久以來的勞動政策,首先,在「私部門勞工」方面,是以「經濟發展」前提,一切放任市場機制的運作,直到1984年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之下才通過勞基法,但是只適用約一半的受雇者,而企業主對於工會無情打壓,國家也不聞不問,惡意缺席,讓民間企業主放任自由地宰割勞動力。其次,在「公部門勞工」方面,國民黨以「國家統合主義」的方式,極力扶持國公營事業工會成為其政黨的附庸,以其綿密的組織,層層控制,確保其政治動員的實力,達成其政權維護的正當性。
台灣在一連串政治改革之後,政治上已經進入新的時代,而全球化的潮流也將台灣急速的捲入世界經濟的高度競爭,到底國家在未來台灣的勞資關係中,應該扮演何種角色?這必須檢討過去勞動體制為基礎上,重新打造一個新的勞動政策。
二十一世紀的勞動政策,國家必須在「放任」與「管制」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而台灣勞工陣線在此世紀交替之際,提出「台灣勞工的主張」一書,全面性地對目前台灣勞動政策提出具體批判與建議,並為國家角色在左右兩極的光譜上重新定位,塑造一個新世紀的台灣勞動體制。
白皮書架構
勞動政策
勞動行政體系的改造
勞資爭議處理
就業安全體系的重建
催生大量解僱保護法
女性勞動政策
外勞政策
原住民族勞動政策
體檢勞動檢查與職業傷病政策
基本工資與週休二日
台灣工會戒嚴體制
勞動經濟
產業民主的推動
新國有政策
社會安全
受雇者年金體系
全民健保總體檢
勞動政策 |
勞動行政體系的改造 |
勞資爭議處理 |
就業安全體系的重建 |
催生大量解僱保護法 |
女性勞動政策 |
外勞政策 |
原住民族勞動政策 |
體檢勞動檢查與職業傷病政策 |
基本工資與週休二日 |
台灣工會戒嚴體制 |
勞動經濟 |
產業民主的推動 |
新國有政策 |
社會安全 |
受雇者年金體系 |
全民健保總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