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與團體協約法等「勞動三法」修正通過之後,不管是「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的新設立,還是企業外部產、職業工會的組織新模式,對工會體制與運作都有重大影響。面對非典勞動、貿易自由化浪潮的興起,台灣工會的挑戰更加嚴峻。工會幹部是基層勞工心聲的代言人。不過,長期以來台灣社會一直忽略了他們對於公共政策的看法。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工會領導人對於工會體制發展與經濟情勢的看法,台灣勞工陣線針對「工會體制」、「政府機制」、「非典勞動、外勞與貿易自由化」與「整體勞動情勢」等層面,進行工會幹部的問卷調查。本問卷以各縣市勞動局登記之企業工會為調查對象,每一工會一份,全國共發出895份問卷,回收18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20.4%。
工資過低、退休生活保障不足、工會組織率不足,為勞工三大憂慮
在「整體勞動情勢」部分,工會幹部普遍認為,目前台灣最嚴重的三個勞工問題,分別是:「工資過低」(80.78%)、「退休生活保障不足」(56.83%)、「工會組織率不足」(38.25%)。由此可見,台灣實質工資倒退十六年,讓低薪問題成了勞工心頭最重的擔憂,而因低薪連帶造成儲蓄能力降低,勞保與勞退也將保障不足,造成對退休保障的擔憂。
而長期以來,工會組織能力的低落,也造成勞工的集體議價能力低落,勞工的這三個擔憂,其實都是環繞低薪這個核心問題。而認為應該最優先修訂的三個勞動政策,分別是:加強不當勞動行為禁止(50.27%)、最低工資法立法(46.15%)、降低年總工時落實休假(40.44%),可見基層工會運作的艱難,處處遭受資方阻撓打壓,工會幹部對加強不當勞動行為禁止的政策修改期待最高,而最低工資立法與降低年總工時的高度期盼,也顯見基層勞工面對低薪過勞這一體兩面的困境,在政策上有所突破。
對照2000年,勞陣針對所有企業工會進行「工會領導人調查報告」,當時工會幹部認為最嚴重的勞工問題前三名為「引進外籍勞工」、「工會不自主」、「失業率過高」,至於「長工時」與「低工資」當時僅名列六、七名。
經過十六年,「低薪」躍居工會幹部憂心的首要問題,由此可見,台灣勞動條件這十六年來,力行的新自由主義,營造低成本環境維持企業競爭的血汗經濟模式,已經嚴重掏空勞工的口袋。
企業外產職業工會可擴大工會組織率,與企業工會進行良性競爭
在「工會體制」部分,由於受訪者都是企業工會幹部,因此認為台灣企業內採取單一工會,足以保障企業內員工權益,有23.5%表示非常同意,49.18%表示同意,有高達82%贊同現行企業內單一工會制度.對於是否比照日本韓國的企業內複數工會的制度設計,不同意有29.51% ,非常不同意有16.44%。
至於目前新形態的企業外產職業工會的發展,是否有助於擴大工會組織的普及率,回答非常同意者有16.39%,同意有46.99%,贊同度有73%。至於企業外產職業工會與既有企業工會,會產生良性競爭,提高勞動條件.更有9.29%非常同意、45.36同意。這表示雖然隸屬企業工會的幹部,也高度認同目前二分之一企業內勞工加入企業外產職業工會,即可取得與該企業協商權的發展趨勢.這也象徵了台灣正走向實質多元工會的開始。
另外,工會簽訂團體協約有27.32%從未協商談判過,有簽定且有效則有35.52%。至於企業是否會以秉持善意進行協商,有9.84%非常同意、42.08%同意。另根據交叉分析發現,人數規模越大的工會,越同意這項說法,達到顯著水準。顯見當有工會之後,大多數企業就會與工會進行平等協商,集體勞資關係就會穩定上軌道。
對於罷工爭議權的行使,有37%認為沒有太大限制,但也有36%不同意,意見呈現兩極化膠著。罷工最大的限制門檻依序是:33.88%認為是會員直接投票過半數同意、28.42%需經調解無效、21.31%僅限調整事項,僅有13.66%認為並不夠成限制。
工會對縣市政府正面贊同度有超過六成,對裁決委員會贊同度約四成
有關「政府體制」部分, 工會普遍對於地方縣市政府抱持肯定態度,有67.7%認為會正面積極協助籌組工會、56.29%認為勞資爭議時,會站在勞工立場協助工會。不過對於剛成立的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的滿意度就沒有如此高,認為裁決委員會能秉持中立態度的只有40.4%同意、能迅速處理裁決過程的有43.7%同意、裁決結果公正客觀31.15%同意。不過,也有約三成到四成回答沒意見,這與調查之工會有77%從來沒有申請過裁決,無從判斷起有關。
五成五企業使用非典,四成不認同全球化企業獲利會分享勞工
最後,有關「非典勞動、外勞與貿易自由化」部分。有55.74%的工會回答該企業有僱用派遣或自然人承攬,顯見台灣非典勞動充斥氾濫嚴重,並有39.89%認為應吸收成為工會會員。另有39.89%的工會回答該企業有僱用外籍勞工,不過其中有38.35%的企業並沒有在僱用外勞前,依法將事先招募本勞的資訊告知工會,該法令規範的落實有待加強。
至於有關近來台灣加入WTO、推動ECFA、服貿、貨貿與TPP等全球化政策,將提高勞工所得增加工作機會,有34.98%表示同意、34.98%也表示不同意,另根據交叉分析發現,人數規模越大的工會,越不同意這項說法,達到顯著水準。至於全球化會造成資本外移、失業率提高則有40.44%表示同意、27.87%不同意。而因全球化企業獲利,會將盈餘分享給勞工,則有32.79%,40.99%表示不同意。
台灣勞工陣線認為,這次的工會調查報告凸顯了即使是有工會集體力量保障的勞工,依然認為低薪是當前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更遑論受僱勞工僅有7%加入企業工會或企業外產職業工會,絕大多數沒有工會保護傘的勞工,毫無與僱主議價的能力.當擺脫過勞之島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去年進行一連串降低工時的修法後,台灣勞工陣線認為,解決過勞.過勞的根源在於低薪,低薪過勞是一體兩面,唯有改善低薪,方能根本終止過勞.而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就任時,也宣誓要向青年低薪宣戰,因此,台灣勞工陣線將持續推動「最低工資法」的立法,將最低工資調整制度化、規則化,、去政治喊價化,保障最邊緣低薪勞工的第一步,進而在此基礎上,厚實強化勞工集體力量,落實產業民主與企業內分配正義,擺脫低薪之島。
【問卷回收基本資料】
本次填寫問卷的工會幹部以男性佔了82.51%佔大多數,女性16.39%。年齡層以54.64%在50-65歲,28.42%為40-49歲、13.11%為30-39歲。。教育程度以32.79%大學畢業最高,26.78%高中職畢業、25.68%專科畢業。擔任工會幹部的時間,有24.04%為6-10年、17.49%超過20年、3-5年有16.39%、13.11%為11-15年。
民營企業工會有79.78%,公營工會則有16.39%。工會分布則以北部45.36%最多,其次是南部29.51%、中部17.49%,東部與離島都佔了3.83%。工會所屬行業別以製造業的56.28%最高,其次是運輸倉儲業的10.93%、金融及保險業的8.74%。
工會會員規模以100~299人的28.96%佔最多,100人以下的工會佔了25.14%、一千人以上工會佔了19.67%。理監事女性所佔比例超過三分之一的工會,有39.34%,沒有超過的有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