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隨著通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人手一機的時代提供許多新穎商業模式前仆後繼的養份,各種講求即時和迅速的平台及零工經濟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與此同時,這種與通訊科技緊密鑲嵌的產業以「新創」的姿態迅速擴散,不僅改變了既有的產業界線,更讓目前受傳統勞動及社會法制保障的職業分類,受到嚴峻的挑戰,許多人投入這些標榜自由、彈性及沒有限制的工作型態,到底是從既有朝九晚五、苦悶但卻受保障的工作中解放,還是陷入更嚴重的剝削之中,成為近年來全球勞工運動關注的議題。
的確,這是一個不容易回應的議題。作為一個長期的勞工運動組織和倡議工作者,對於這種看似不可逆的產業和就業趨勢,當然帶著許多擔憂,畢竟我們不難從學術和媒體的分析察知其中的隱憂,尤其是身處在難以歸類法律從屬性的勞工而言,模糊不清又難以界定的多方關係,總是讓他們擺盪在「正負評」的希望與絕望之間。無疑,這個缺口將成為下一個階段各國社會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然而,誰會選擇零工經濟?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往往讓解決問題的努力更為艱難。選擇投入零工經濟者,從擁有技術但卻渴望彈性自主,或基於特殊需求(兼職、求學及照顧等)而需要彈性自由調配工作時間,到基於就業困境只能選擇進入門檻較低者都有,此外,也存在只為滿足因職業轉換過程中的臨時性需求等。但根據一份針對歐洲青年就業的調查報告,這類型的勞動已經成為許多青年世代嚮往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如何填補因分類錯誤進而導致社會和勞動保護不足等問題,確保社會的永續平等,也成為歐盟各國迫切的重要課題。例如,西班牙法院就於日前判定Deliveroo(戶戶送)點餐外送平台與送貨員之間為「僱傭」而非「承攬」,而類似這樣的法律問題,也同時出現在世界各國。
在台灣,除了大家熟悉的Uber模式之外,各種零工經濟模式快速擴散,逐漸成為社會的日常。當我們看到穿梭在路上辛苦勞動的代送者,除了理論和法理上的討論和理解之外,無論是政府亦或是社會,都應正視這群暴露在許多法律死角的勞工可能遭遇的風險,並更進一步釐清可以介入保護的法律關係,讓每一個辛苦勞動中的人,都受到法律最起碼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