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流的經濟發展,瀰漫一種依賴外國的小國思維。
生產的商品要靠出口外銷他國市場,連資金投資也百般逢迎吸引外資。台灣長期在代工出口導向的經濟視野之下,無視我們具有中型國家的內需自生經濟的規模,錯把經濟競爭力當成大量接單代工出口的能力,與中國、越南等國以向下探底的投資條件,乞求廠商的關愛眼神來投資設廠。
同樣的發展觀也套用在地方縣市上,各縣市政府競相圈地開發各種科技與產業園區,吸引外來廠商進駐,希望帶來工作機會與繁榮,外來投資來的快去的也快,場商空降進駐也會一夕間連根拔除。
甚至當前國發會全力主推的「地方創生」新概念,也是高度依賴外來都市文青的凌空規劃,來吸引都市遊客文化消費,非以滿足在地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為目標的想像。
社區團結經濟要讓原生自立的經濟在地生根循環,是食衣住行育樂的全產業思維,而非僅限於產品的文化包裝皮毛層次,要讓社區成員的生活需求能夠不被外在的商品化市場所宰制,創造在地就業,該生產服務組織為在地居民所共有,利潤平等共享,以在地的生產與消費行為作為社區團結的樞紐。
本次座談邀請到長期深耕苗栗的社造工作者,從社區產業輔導、在地產業活化與自創農業品牌等面向進行探討,期待透過社區團結經濟的深化,進一步落實經濟民主的在地實踐。
【時間】10/24(週六) 14:00-16:30
【地點】苗栗竹南鎮「 中山168 」(竹南火車站旁2號倉庫、竹南鎮中山路168-1號)
【主辦】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
【合辦】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主持人】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與談人】
陳翊綾│《尋庄》雜誌主編、「鼓勵榖立」創辦人
黃國雄│社造工作者、長期輔導苗栗社區產業)
盛鈿│前竹南蛇窯藝術經理
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