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近幾年來,台灣社會的自信心正大面積的崩落當中,從過去引以為傲的民主、經濟與人權,到人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無一倖免。最近,就連食品安全都淪陷了,當黑心食品和台灣製造劃上了等號,曾經自豪的食品王國臉上頓時黯然無光,已脆弱的自信心更是岌岌可危,這不僅讓大家開始懷疑,在這樣下去台灣到底還剩下什麼?
這個難堪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無能且失靈的馬政府所造成。但諷刺的是,馬政府非但未在一片鞋海飛揚的抗議聲中自省,反而更變本加厲的繼續以不民主的手段推動黑箱服貿等的政策,然後倒過頭來恥笑人民,認為是人民害怕與中國競爭,不敢勇敢的接受挑戰。然而,這本末倒置的指責,突顯了馬政府違背民意的本質,人民當然有權利知道,這些結果是如何被製造出來,以及哪些人在過程中獲益。
當政府一再自信滿滿的宣稱,2010年簽定ECFA和加強兩岸經貿合作是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但這樂觀過度的自信卻使得台灣陷入悶經濟的窘態。年前,多次打壓基本工資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極具自信的提出經濟成長與失業率的黃金交叉論,但根據各項經濟預測顯示,台灣今年經濟成長保二無望,想必勞工薪資大概會繼續遭受「倒退嚕」的打壓,許多勞工大概又要在不斷的失望中堆積絕望,信心即將消失殆盡。
無論是引發二十萬白衫軍走上街頭的洪仲岳案,亦或者是九月政爭的非法監聽風暴,都讓許多人對這個曾經承諾帶給人民更好生活的馬政府產生不信任,而9.2%民意支持度不只顯現人民對政府施政無感,更是對當權者的最大抗議,倘若不是基於對於民主政治還有最起碼的尊重,人民大概早已群起用更激烈的手段,要求馬政府下台。
過去幾年來是台灣信心崩落的年代,政府無能又失靈,讓勞工失去了工作、人民失去了棲身的房子,就連三餐溫飽都得要吃的提心吊膽。還好,人民對無能政府的失望,正透過不斷反抗轉化成為希望,從反迫遷、反黑箱服貿,以及一連串的學生運動,人民正實質的挑戰著政治決定的權力,倘若政府仍舊無能回應人民的訴求,可預見的下一場選舉,馬政府的顢頇無能將會付出空前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