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服貿協議爭議未平,後續貨貿協議、自經區爭議接踵而來,政府用力宣傳,仍然無法去除人民的疑慮。民主陣線認為:台灣經歷加入WTO的陣痛後,對於更進一步的區域經濟整合並沒有足夠準備,唯有先強化社會安全網,保障人民的就業安全、資訊安全與言論自由、建立民主防衛機制、維護產業自主,才能降低人民的不安,立法院才能進行服貿協議的實質審查,而社會安全網的首要工作,就是就業安全網,用以降低經貿自由化對國人就業的衝擊。台灣勞工陣線洪敬舒主任與民主陣線賴中強召集人,將在明日立法院服貿公聽會(第11場)發表對於就業安全網的具體主張。
民主陣線指出:人民對於兩岸經貿往來造成的就業衝擊絕非杞人憂天,根據內政部11月14日提交立法院的公聽會書面報告,自2009年起至今年9月止,中國籍白領人士以「投資經營管理」名義來台者已達720人(包括負責人、主管及技術人員),以「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名義來台者已達2763人(例如上海分公司員工派調台北分公司),以「產業科技人士」名義來台者已達5487人(例如研發工程師),以「商務研習受訓」名義來台者已達18985人(例如洋華光電『假研習,真工作』),以「履約服務活動」名義來台者已達10330人,合計38285人;此等名目,如為外國人,依就業服務法均須向主管機關申請工作證,但在大陸人士,卻以「活動」「服務」名義,規避就業服務法來台工作。以外商賣機器到台灣,派外籍技師來台維修為例,依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應向勞委會申請工作證,以免國人工作權益受損,但是,同一情形,大陸人士來台卻被稱為「商務活動」,無須向勞委會申請工作證(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第四條第六款「為邀請單位提供驗貨、售後服務、技術指導等履約服務活動」)。
為了理性討論服貿協議對就業的衝擊,立法院於十月中要求經建會與經濟部提供「各行業實際從業人員之估計(包括未登記的美容美髮業者)」「在樂觀與悲觀假設下,預估各該產業會有多少店家因兩岸服貿協議開放新競爭者的加入而退出市場,會有多少勞工面臨就業衝擊」,這是討論產業與就業衝擊,最根本的資料,但是,迄今行政機關仍然沒有提供,民主陣線謹此表達最大的抗議。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