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2025新聞
on 29 四月 2025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為了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是必然趨勢,但產業轉型過程必然會使利害關係人(例如勞工與在地社區)受到衝擊,故進一步需強調「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意即「盡力不遺落任何人」,需同時達到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平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氣候變遷因應法第3條第1款第11款也明訂政府機關應「在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之原則下,向所有因應淨零排放轉型受影響之社群進行諮詢」。然在近期發布的《我國工會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回應》問卷調查結果,揭示受訪工會中近6成不清楚淨零碳排的可能影響,且資方「未曾」就淨零排放影響與因應措施與工會互動之比例,也高達77.6%。

2008年出版

在近二十年的生涯中,曾茂興幾乎參與了每一次工運的關鍵性轉折,從解嚴後的罷工風潮,工會串連、統獨爭議、工會的組織集結與對抗、政府打壓、參與選舉等等。這一本書是以曾茂興為主角,他個人打拼的故事反映了台灣工運演進的軌跡。

不朽工運魂 (本書序)

        文:吳玉祥

  要說我們的工運前輩、同袍與好友曾茂興先生的一生留下了什麼,我的回答是一個不朽的工運鬥魂。在本書中,何明修教授等幾位作者以最誠實的學術標準所紀錄下來的,正是這樣一個令人熱血沸騰又感嘆唏噓的生命故事。

  在有生之年,我希望自己與他人生活在怎樣的一個世界?在生命結束之時,我又將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我相信每一個人在一生的過程中,都會遇上這樣的哲學問題。但是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生活中,人們往往暫時忘卻了追求自己的生命意義與社會正義等價值,或者在生存與理念之間掙扎。

  然而,或許是時勢使然,或許是因緣際會,在某些歷史時刻,總有某些非凡的「小人物」突然覺醒,以旁人看來不可思議的勇氣,帶領一小群人打破日常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權威與社會秩序,提醒人們理想與正義的存在,從而激起社會力的巨浪,推動了政經改革的巨輪。這就是社會運動與勞工運動的趣味之處。

  從事後來看,有些人會說社會運動的動力是來自結構性的因素,而未必是那非凡的小人物起的作用,又說過份強調個人的覺醒與領袖的魅力,是一種理想主義與英雄主義,忽略了群眾的作用或是政經制度的危機等等。對我們這些投身於社會運動組織的工作者來說,這當然是比較注重基層的看法,沒有群眾就沒有工運。

  但是這種關注基層的立場,並沒有否定人權正義的理想與英雄的人生意義。投身工會組織多年,我自有另一種評價社運領袖的價值觀。我的做法就是捫心自問:假設是我們在同樣的歷史時刻,面對個人得失的利益算計、身家安全的恐懼與國家暴力的威脅,自己是否能夠鼓起道德勇氣,精采地扮演起那非凡小人物的角色?

  幸運或是不幸地,曾茂興的生命中不只一次遇上了這樣的歷史抉擇。在桃客罷工的前夕、遠化罷工與警方衝突的時刻、在聯福紡織員工臥軌抗爭之前、或是因為工運而二度入獄的時刻,在他扛起工人前進立法院的選戰大旗時,甚至是接受國策顧問職位的前夕…如果是我,,該如何面對政治的鬥爭與生命的抉擇?

  在閱讀一個社運領袖或是歷史人物的傳記時,每個人都可以嘗試這樣的評價方式,也可以各自在心底得到不同的答案。你或許會說,某些決策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對我來說,面對那些歷史時刻,我對追尋運動出路與人生意義的答案,未必會比曾茂興更精采,這是我們工運界打從心底欽佩他,並且支持出版這樣一本傳記的理由—我們將誠懇地懷念這一位生命鬥士的靈魂。

 

作者:何明修 採訪撰寫協力:洪菀蔆、黃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