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美濃愛鄉協進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等19個團體共同發起,照護自然的生態綠領就業倡議訴求,自世界地球日發起連署,短短一週時間獲得超過120個組織、660位個人連署支持。發起團體包括:生態、保育、勞工、原民、地方創生各領域,選擇在五一勞動節當天召開聯合記者會,以行動劇展現訴求主題:政府與企業各界唯有即時投資生態綠領就業的發展,才能拉動台灣邁向在2030年之前陸域、水域30%面積達到有效管理的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目標。
發起團體表示,淨零目標不只減碳,還需要投入生態保育專業與大量人力於公有土地與里山、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區域的調查研究、經營管理、永續產業,促成森林、溼地、土壤、海洋、河溪等生物棲地品質的提升,同時也帶來經濟與就業的效果,這需要提供尊嚴勞動的制度環境,也要重視結合原住民在地知識與返鄉就業的條件營造。一份「生態綠領就業調查」700份問卷結果看來,這些上山下海的戶外綠領職業想像吸引了將近八成的選擇;超過半數選擇「照護生態系」勝過其他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減少汙染等綠領工作;生態綠領就業的認同度,五分之中高達4.67。但目前行政院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十二項關鍵戰略」以及淨零各種政策與培訓課程,只服務於新興產業,對於「照護生態系」相關的綠領就業卻完全忽略。
「照護生態系」這種「酷工作」,是結合保護地球價值、專業技術,具有意義感的工作,用自己的身體與頭腦,用雙手創造某種為地球服務的事物,而能達到體面的薪資獲得安身立命。然而生態無法為自己發聲,因此,勞工、生態、保育、原民、地方創生團體首次聯合,為守護真正的護國神山的生態綠領就業呼籲,在AI時代開創新的就業想像。
「生態綠領就業」連署共同訴求,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提出「自然淨值」國家行動計畫,成立「生態綠領就業」跨部會協調平台!
擴大投資「修復自然環境」目標綠色經濟政策,建立生態綠領產業就業基礎!
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取代灰色基礎設施!
提高生物多樣性,加強保育型棲地有效管理,降低城鄉災害風險!
在台灣淨零排放關鍵12項戰略的「自然碳匯」項下,增加兼顧生物多樣保育推展;「公正轉型」項下,將修護環境的人力工作納入範疇!
檢討政府會計及審計制度之適切性,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
編列自然淨值預算,鼓勵企業投人ESG,共同投資生態綠領就業!
聯合發起各團體發言重點如下:
國發會公正轉型委員邱花妹副教授表示,「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bs),已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國際勞工組織等機構共同認證的重要出路。修復、維護、永續地管理生態體系、強化各類生態服務,不僅可以減碳固碳、提升社會的氣候韌性與調適力,降低極端氣候事件的經濟損失與社會衝擊,也能創造就業與生計,確保糧食安全與健康的生活環境。投資照護大自然的基礎建設,無疑可以帶來生態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多重效益。
這是「百年大計」,要修復、維護、永續地管理生態體系,就需要創造出更多足以吸引人才投入的綠色工作。綠色工作除了來自再生能源,為製造、交通、建築等業別減碳或提高能源效率等產業別,也包括轉向有機農業、投資保護與恢復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的調適計畫,以及強化調減緩或適氣候變遷的基礎設施所帶來的新工作,使相關從業人員獲得有尊嚴的勞動就業支持,我們需要照顧「照顧地球的人」。
面對工作結構將因為轉型所帶來的調整與衝擊,淨零轉型應落實「不遺落任何人」的原則,帶入「公正轉型」的政策架構,包含工作轉換與重新定義,以及創造綠色工作,不僅止於例如再生能源,也包含生態環境綠領就業。在高碳排產業消失或轉型的地方提供勞工就業與社區轉型所需的扶助,對綠色工作同步擴大支持與投資。生態的綠領工作無疑是應大力投資的綠色工作類型。是時候,台灣從政府、企業到社會各界,支持與擴大投資「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包括正視生態綠領工作的價值與重要性、投資願意走向山林、海洋、農漁村及部落的生態綠領人才,讓照顧地球也能成為一份尊嚴、安全與理想的工作。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指出,2050年淨零最簡單的說法:2050年,台灣的自然環境有能力吸收多少碳,你才能排放多少碳。台灣的排放量和碳匯是1:1,這樣就是淨零。
針對2050淨零排放路徑--第九項關鍵戰略中「自然碳匯」,我們認為缺少了生態多樣性的保育和推展。原因在於:一、台灣土地面積小,如果要透過森林來達到碳中和,需要超過6個台灣的土地。因此,工業、住商、交通部門的減碳最為關鍵。二、根據研究估算:目前台灣人工林每年每公頃的碳吸存量約10噸,若以同樣面積來建太陽光電,其減碳效率高了50多倍。然而,森林生態系具有多元的服務功能,包括了乾淨的空氣、水源、生物多樣性、林業經濟等,要非常小心避免為了追求減碳反而造成減損。因此,極需要把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以及增加森林生態系多元服務的功能,納入自然碳匯的目標,並提出有效的策略方案。而這些策略的落實,需要大量「生態綠領工作」的投入。
針對森林碳匯與促進生物多樣性與多元服務功能,我們試擬十大策略:
優先保護森林,維護生物多樣性
一、保護既有天然林。
二、保護既有農牧用上既有森林,不被砍伐,減少森林損失。
三、既有平地造林,透過資源調查和土地規劃,確認其最具永續性使用。
在對的地方,在對的目標下種對的樹
四、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生態造林—例如銀合歡等外來種移除與再造林。
五、選擇合適的地方新植人工林+人工林的永續經營,增加國產材。
六、山坡地混林農業,改善山坡地農業破壞水土的耕種方式,讓產業與山區森林環境共好。。
城鄉綠化,打造步行可及的森林公園
七、針對都市計畫中尚未開闢綠地,結合企業資金,盡速開闢和建造。
八、優先從公有地、台糖既有造林地,變更為公園綠地,以一鄉鎮一森林公園為目標。
九、城鄉綠化,著重於促進台灣生物多樣性、實際的綠覆率和透水率;且以接近人居環境,步行十分鐘可及的綠地為目標,促進減碳和人民身心健康。
十、促進樹木、公園綠地經營體系專業化。
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強調,生物多樣性和淨零同等重要,但是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受重視的程度卻嚴重不足!
一、國際上對於提升生物多樣性有許多明確重要的指引,但在台灣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以台灣濕地情境為例,我們有最新的濕地保育法,但並沒有因此投入足夠的經費、人力與專業培訓。中央到地方多數濕地沒有政府挹注,關於濕地的投資,今年已下降到平均一個濕地不到六十萬,且濕地總面積也減少一萬公頃以上;濕地維管補助經費年年刪減,造成濕地品質下降或管理困難;我們需要重視與改善整體政策資源對於濕地生態保育的影響。
二、面對極端氣候威脅與生物多樣性滅絕的挑戰,各類型的濕地(國家公園署)、滯洪池(水利署)、灌溉埤塘(農水署)、人工濕地(環境部)等水域不應太過於強化各自的單一功能,而須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環境品質、民眾的環境教育場域等需求,在既有功能外思考加強自然增益的作法,投入經營管理、物種保育、棲地營造等資源以達到跨域合作共好的成效!
三、面對眾多濕地,濕地法明文條列「濕地基金」作為資源,但目前幾乎沒有資金可以使用,同時也看到許多工程在濕地環境上施作,卻缺少完工後的日常維護管理經費;呼籲政府依法提撥「濕地基金」,並在未來碳匯基金中提撥一定比例用於棲地經營管理,在現有預算上提高經常門維管經費、降低資本門硬體工程費才能解決目前的困境!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提出,
一、維護里山生態系服務的自然資本結構:拆解生態系服務對人類的益處,可見自然資本與自然作用所生產出的環境商品與服務包含了樹木、授粉、水質、景觀、魚苗、文化等,透過人為經營並導入了社會資本,生產出木材、蜂蜜、花粉、水源、風景、娛樂、身體健康等商品或服務,更可量化價值,並經由成本與利益分析,評估資本價值與經營效益,再因應需求來擬訂策略,以維護生態系服務與增進社群福祉。過往常將其視為無法估價的公共財,但今日應更積極的認知到公共財除了共享外,亦須共同守護與經營,避免殺雞取卵,確保生態系服務能細水長流,保本孳息留到後代。例如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產業等,讓一級產業展現出農村的多元價值。
二、以綠領工作提升在地經濟讓人民有感:鄉村居民的生態智慧在現代化的洪流中逐漸式微,不僅是文化傳承遺失了重要環節,也讓在地社群失去經營家鄉土地的自主權。將傳統知識現代化是值得踏出的第一步,從盤點農地環境、山林與溪流生態系服務的角度切入,調查關注物種與尋找關鍵課題,並思考在加進社會資本後的發展潛力,擾動居民共同思索,以及參與資本替代的過程,讓社會共享生態系服務所衍生的文化、生態、療癒等多元商品或服務。以促進鄉村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為出發的里山綠領工作,來形成在地認同與帶動地方發展,解決地方消退的問題。例如高雄鳥會這五年來認養美濃湖棲地,讓許多城鄉民眾維護參與,也輔助在地的埤塘濕地野蓮作物產業,與水雉生態一同加值,成為地方品牌與環境認同,提升了美濃農村生活品質,也搭起了城鄉合作的平台。
生態綠領就業,實際上是可以緩解地方文化消滅,並且提供嚮往農村生活的半農半X實踐機會,讓地方文化與知識可以傳承。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指出,
目前我們的發展已超限使用大自然環境,需要我們透過明確政策與產業體系去照顧它,使之恢復健康。我們的土地利用計畫很多,照護計畫少,生態產業也少,造成生態環境維護,只能是一種理想、志願性質,我們需要「大自然的照顧系統與產業體系」,並且為「誰能做好這些事情」品質把關,這些是有產值的產業,透過生態綠領產業,讓環境喘一口氣。
生態專業工作包含生態調查、生態評估、生態檢核、環境營造等都是綠領工作,對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助於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而這些綠領工作需要建立專業人員的認證,不能流於漂綠,需透過認證或公民社會認同的機制,例如生態檢核認證、或是從民間發起的樹醫師、步道師認證機制等來做專業人員的把關。
從生態檢核到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甚至是自然淨值(Nature Positive), 生態專業角色的參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策略旨在透過保護、恢復和管理自然生態系統,來解決社會面臨的氣候變遷、食物安全和水資源等挑戰。從規劃到執行,每一步都需要我們的參與,以確保生態保育措施的有效性和生態系統的健康。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實現真正的自然正向發展,為地球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未來。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舉例,從山林步道的案例來看,近年來因為人潮過多,山徑營地水土流失、植被土壤退化、沖蝕溝、樹根裸露,像癌細胞蔓延到過去人煙罕至的高山深處。這些問題要動用工程,有時反而對山林是二次破壞,而且工程材料需要外購搬運所費不眥,而且材料從生產搬運製造碳排與破壞棲地。但若以手作步道方式,把水流導引離開步道,做好邊坡保護,在沖蝕溝不太深的時候就要控制保土,對環境干擾較少,但需要的不是一次性的工程發包,而是一年到頭常態的人力維護,尤其在極端氣候災害頻仍之下,深入山區的步道需要更有韌性的思維,才能有效應對變動的自然環境。而這種以軟體常態養護代替硬體一次性大型工程、以綠色基礎設施替代灰色基礎設施的思維,必須涉及重新調整經常門與資本門預算比例的限制,或是給予資本門新的定義與解釋,把延長工程建設的使用年限的維護工作也納入資本門。
此外,面對山林過度負荷問題,目前高山協作、登山商業團缺乏管理機制與專業訓練,如果未來可以輔導戶外遊憩的合法產業與專業人員認證、工作權的保障,例如制定負重的限制與價格,賦予嚮導等人員救難與環境教育的訓練與責任。在基於生態基礎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環境敏感的山區設定合理的遊憩總量限制,同時透過納管商業團分擔步道維護的經費回饋,對於全面提升山林環境、遊憩品質、步道維護、勞工權益、以及在地就業等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共同發起與會的原民團體小米穗原民基金會Yapit Tali特別強調,「我們只是環境的一份子,需要好好持續使用,讓後代可以生存於此」,每一次相關政策,需要讓原住民族共同參與,例如生態綠領就業,在部落生活情境中,藉由部落傳統智慧,可以與國家政策對話,共同形成保護的方式,透過創造生態綠領就業,一起就地就業,結合生活智慧,讓部落文化與山林環境永續。
2050 年台灣政府推動淨零碳排的政策,其中12項關鍵戰略中的前瞻能源、自然碳匯所涵蓋的土地與空間都在原住民族生存之領域及空間,這些資源也是涵養原住民族的生活棲地。
當國家要發展這些能源包括地熱、光電;藍碳、綠碳等,不應只把這些當作是資源,且把原住民族在地的人排除,而是要落實「公正轉型」的政策架構中「不遺落任何人」的原則,帶入進行諮商以及同意。並且與部落合作透過原住民族的在地知識,促進生物多樣性、綠領的人才就地就業、創造永續循環的機制。這樣的雙向合作才能讓綠領工作永續在來促進部落族人的就業。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總結,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無論是在製造業和建築業等傳統部門,還是在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等新興綠色部門,綠領就業必須是有益環境保護或恢復的「尊嚴就業」,故生態綠領就業也不只是為了環境及社會永續的轉型創造發展空間,工作本身也必須符合有助於尊嚴勞動的四大範疇,即促進勞動權益、就業機會、社會安全保護以及支持社會對話的空間。
環境永續已是刻不容緩,隨著各國淨零轉型的進程已從柔性倡議轉向強制性規範,必然會對相關產業帶來人力與技能需求轉變的挑戰與機會。勞陣認為,政府應有適當政策,一方面減少轉型過程中就業機會的流失,更應支持勞工投入有尊嚴的就業環境,使其成為支持環境永續的第一線尖兵。
對此我們呼籲各界包含產官學及社會團體均應共同投資生態綠領就業,以投資人才、投資未來、投資永續台灣的長遠視野,協助生態綠領就業建構完善的技能培力、良好的工作環境、合宜的勞動報酬收入,並審慎確保職業安全,成為尊嚴勞動與永續環境並存的綠色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