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捐款挺勞陣

tlf donation poster demo one final ver2 2

專案研究

covid 19 banner

訂閱電子報

THELABOUR

查詢違法企業

Illegal

banner left 01

index-img-left-1

 

banner left economydemocracy

勞動僱用資本3D

208

勞陣議題

捐款支持

捐款支持

台灣勞工陣線成立於1984年,我們相信路途再遠,總要有人像蝸牛一樣耐心的往前移動。 勞陣邀您一起乘著這座島嶼,創造一個人人都有光亮的所在!...

0504 勞動立法40年:突破與未竟

0504 勞動立法40年:突破與未竟

在台灣勞工運動的脈絡中,1984年7月實施的《勞動基準法》,一直都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無論是在核心勞動條件的保障之外,也牽動著之後的各項...

20240419 勞陣對未來四年勞動政策發展的期許:積極因應新舊挑戰、確保勞工權益與社會公平的未來路

20240419 勞陣對未來四年勞動政策發展的期許:積極因應新舊挑戰、確保勞工權益與社會公平的未來路

今天,準行政院長卓榮泰終於公佈新內閣的勞動部長,確定由現任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出任。台灣勞工陣線表示,除延續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重大勞工政策...

從民間合作互助、國家壟斷到財團主導─台灣民眾資金融通的演進

從民間合作互助、國家壟斷到財團主導─台灣民眾資金融通的演進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在農耕社會,人要生存,首要種植農耕,養活自己,剩餘可以交換買賣,賺取利潤。四百多年前,台灣漢...

出版專區

 -出版品專區-

勞陣長期以來透過出版與社會對話,出版一直都是我們重要的工作,三十年來,雖然遇到種種難關,仍然投入工運書寫和出版的工作。

關於薪資

1.公司可以延遲發放薪水嗎?

    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勞基法規定工資必須定期發給,雇主如果不按期給付工資者,就可能面臨新臺幣2萬~30萬元的罰鍰。

2.公司可以因為員工缺失扣薪嗎?

    根據勞基法第26條,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否則就可能面臨新臺幣9萬~45萬元的罰鍰。

關於勞保

1.老闆說我是兼職的,不需幫我投勞保,可以嗎?

    如果工作的公司僱用員工5人以上,公司在員工到職第一天,無論全職或兼職,都必須幫其投勞保,同時受雇兩份工作,普通事故保險投保薪資可合併,但不得超過投保薪資表最高一級。

2.薪資3萬元,公司可以只幫我投勞保較低級距嗎?

    依據勞保條例第72條第2項規定,公司為員工投保勞工保險以多報少而影響其權益,不僅公司要受罰,還得賠償員工的損失。

關於工時

1.中午休息算不算午休時間?

    根據勞基法第35條規定,繼續工作滿4小時,就需給予30分鐘的休息時間。這部份可與老闆談談是否有彈性調整空間。另外,休息時間「不算」工作時間,老闆是可以不支付薪水的。

2.公司要求提早到班,卻不算工作時間,可以嗎?

關於職災

1.上下班途中出車禍是否算職災?

    依照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4條規定:「被保險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視為職業傷害。」

2.發生職災應該如何救濟?

關於請假、休假、例假

1.勞工有什麼假可以請?薪水如何計算?

 根據勞工請假規則,勞工有婚假、傷假、事假、病假、公假、工傷假等假可以請,薪水計算可以參考如圖

    另外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有陪產假、生理假、留職停薪假、產假等假可以請,薪水計算可以參考如圖

2.有哪些假是雇主必須要給薪水的呢?

    根據勞基法第39條,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休息,作為例假;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給予特別休假,工資皆應由雇主照給。

3.颱風天要放假嗎?

    根據勞動部規定,颱風等天然災害發生時,若工作地、居住地或上班必經途中任一轄區經政府通告停止上班,勞工因而未出勤者,雇主可不發工資,但不得扣發全勤獎金。但若不得已仍須加班,雇主應給予加班費用。另外有關天然災害發生時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最好在勞動契約中規定,避免爭議。

關於結束勞僱關係

1.老闆叫我明天不要來上班,應該怎麼做?

    根據法令,除非勞工違反勞基法第12條,雇主才可以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

2.我想跳槽,應該怎麼和原公司說?

    勞工離職也必須事先告知,繼續工作3個月以上1年未滿者,於10日前預告之;繼續工作1年以上3年未滿者,於20日前預告之;繼續工作3年以上者,於30日前預告之。

3.如何什麼資格才可以要求資遣費?

   雇主遭遇勞基法第11條或勞工遇到勞基法第14條,雇主應給付資遣費。適用勞退舊制勞工,資遣費計算為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新制則為每年1年0.5個基數。

關於退休

1.什麼是勞退新制?舊制又是什麼?

    勞工退休金分為舊制與新制。

    舊制必須一次請領,資格必須為同一事業,工作年資滿25年,或工作滿15年,年齡達55歲需退休 ,又或工作10年以上年滿60歲者。以退休前6個月平均月工資計算,按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2個基數。但超過15年之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

    勞退新制為個人帳戶制,每月請領金額為歷年每月實際提撥之退休金金額加上累積運用收益,除以平均餘命計算。

2.勞保的老年給付和退休金有什麼差異?

    退休金指的是當勞工退休時,雇主應給予的退休保障,屬於法律規定雇主對員工的強制責任;而勞保老年給付則是根據「勞保條例」所提供的一項社會保險給付,勞工只要依規定繳交保險費,當符合資格時並可申請請領。勞退金保障的是「受僱勞工」,而勞工保險除了受僱勞工外,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的勞工也都能參加。

關於勞資爭議

1.什麼是勞資爭議?

    勞資爭議分為權利事項及調整事項。權利事項勞資爭議,指的是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之規定所為權利義務之爭議;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指的則是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變更之爭議。

2.什麼是勞資爭議調解?

 指勞資雙方無法自行解決爭議,任一方得向勞工工作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調解,由中立第三方協助雙方達成均可接受的方案,甚至積極提供建議方案以求爭議可以順利解決。

3.「申訴」、「檢舉」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這兩者的差別在於「舉發企業違反勞動法規者」的身分不同。

      「申訴」是指該違法事業單位所屬的勞工,向政府舉發其雇主的不法行為,可能該勞工本身就是權益受損的被害者,並且包含「在職中」與「離職後」舉發現任或前任雇主的違反勞動法令的情事。如何進行申訴

       而「檢舉」則沒有身分上的限制,任何第三人有某公司違反勞動法令的情資,皆可以向政府提出「檢舉」,並不以權益受害者或該企業員工為限。

4.要求政府要對違反勞動法令的企業採取行動方面,「申訴」、「檢舉」有效力上的差距嗎?

    有,「申訴」的效力基本上高於「檢舉」。

       這是因為申訴的提出者是該企業內的員工,甚至是權益受損的當事者,因此相關的勞動法令自然會對當事人有較仔細的申訴權益保障,例如《勞動基準法》、《勞動檢查法》、《性別平等工作法》等都有對於「申訴」權益的明文規定。

       但「檢舉」其實是不相干的第三人路見不平的行為,目前的勞動法令,幾乎沒有保障檢舉人的權益,也就是要求政府一定要對檢舉人舉發的內容採取行動,這是目前我國法規的一大缺失。

5.如果政府不理我的「申訴」或「檢舉」,可以告政府嗎?

 理論上「申訴」可以,「檢舉」就比較困難。

 這是因為「申訴」的相關權益保障有法律明文規範,並且申訴人可能是權益受損的當事人,所以對於行政機關具有「請求權」,意即要求行政機關採取作為的權利,若行政部門消極應付,還可以到高等行政法院對該行政機關提出「課與義務訴訟」,也就是要求法院判決行政機關有採取一定行為的義務。

 但「檢舉」目前缺乏法律的保障,檢舉人也並非權益受損的當事人,在行政法的學理上,相關單位對於檢舉的回覆稱作「事實通知」,這種「事實通知」無法作為提出訴訟告政府的依據。

6.當企業主對於行政機關的勞動裁罰不滿時,會到什麼地方進行訴訟?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十一章罰則(§75~§82)與勞動檢查法第六章罰則(§34~§34)之規定,絕大部分的處罰內容為新台幣40萬元以下之罰鍰,符合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二款,為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7.若在企業主與政府的勞動裁罰訴訟中勞工被傳為證人,身分會被雇主知悉嗎?

 身分洩漏的機會很大,這是因為雖然行政訴訟法及準用民事訴訟法的條文有相關規範,例如「法院若認為證人在當事人前不能盡其陳述者,得命當事人退庭(民訴法§321條準用)」、「法院在訊問證人時也以隔離為原則(民訴法§316條準用,然審判長認為有必要時得彼此對質)」。但其實早在法院簽發傳喚證人的傳票時,雙方的律師即可在卷宗中看到傳喚的證人是誰,而使得身分為雇主所知悉。

8.有沒有什麼可以避免勞工身分曝光的辦法呢?

 目前尚沒有對於勞工在勞動訴訟中身分保護的法律。但在某些刑事訴訟上適用的《證人保護法》,對於訴訟中的證人或當事人有相當具體的保護措施,讓其可以在不怕身分曝光的威脅下陳述。只是該《證人保護法》第2條規定適用證人保護的範圍以其列舉者為限,勞工的勞動訴訟並不在保護範圍,不過爭取納入保護或許也是避免勞工身分曝光,強化勞動權益伸張的良策。

關於工會

1.如何籌組工會?

    工會法規定,目前工會分為企業、產業與職業三個類型。組織工會需有30人以上發起連署,組成籌備會、公開召募會員並召開會員大會,並在會員大會30天內向地方或中央主管機關登記請領證書。但是軍人與軍火業員工禁止組織與加入工會,而教師可組產(職)業工會,但不可組織企業工會。

2.工會實戰ABC

    請參考勞陣出版《教你讀懂新勞動三法》。

關於性別工作平等

1.勞工請產假或育嬰假,有薪水領嗎?

    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有陪產假、生理假、留職停薪假、產假等假可以請,薪水計算可以參考如圖

2.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勞工可以領年終獎金或三節獎金嗎?

 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第2項規定,受僱者為育嬰留職停薪之請求時,雇主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根據勞動部勞動條4字第1040132583號,雖然勞基法並沒有規定年終獎金之發放,但不得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與否」為是否發放之依據,否則就可能涉及違法。因此受僱者如果於育嬰留職停薪前,就已經符合領取要件,雇主仍應依約依比例發給。

 至於三節獎金則必須看其屬於獎金性質或薪資性質,依個案事實認定。

大法官怎麼說?

ICONsmall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任何法律都不能違反。而勞工法令從工廠法、勞動基準法、工會法到勞保條例等法令,究竟這些法令違不違憲?讓我們看看大法官怎麼說。

大法官說工作權

1.解釋爭點:衛生署認中醫師以西藥治病,非其業務範圍之函釋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404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6年5月24日

解釋文: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故人民得自由選擇工作及職業,以維持生計。惟人民之工作與公共福祉有密切關係,為增進公共利益之必要,對於人民從事工作之方法及應具備之資格或其他要件,得以法律為適當之限制,此觀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自明。醫師法為強化專業分工、保障病人權益及增進國民健康,使不同醫術領域之醫師提供專精之醫療服務,將醫師區分為醫師、中醫師及牙醫師。醫療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之負責醫師應督導所屬醫事人員依各該醫事專門職業法規規定執行業務,均屬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中醫師之醫療行為應依中國傳統之醫術為之,若中醫師以「限醫師指示使用」之西藥製劑或西藥成藥處方,為人治病,顯非以中國傳統醫術為醫療方法,有違醫師專業分類之原則及病人對中醫師之信賴。行政院衛生署七十一年三月十八日衛署醫字第三七○一六七號函釋:「三、中醫師如使用『限醫師指示使用』之西藥製劑,核為醫師業務上之不正當行為,應依醫師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論處。四、西藥成藥依藥物藥商管理法之規定,其不待醫師指示,即可供治療疾病。故使用西藥成藥為人治病,核非中醫師之業務範圍。」要在闡釋中醫師之業務範圍,符合醫師法及醫療法之立法意旨,與憲法保障工作權之規定,尚無牴觸。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按摩業專由視障者從事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649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8年10月31日

解釋文: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前段規定:「非本法所稱視覺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 (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該法名稱修正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上開規定之「非本法所稱視覺障礙者」,經修正為「非視覺功能障礙者」,並移列為第四十六條第一項前段,規定意旨相同) 與憲法第七條平等權、第十五條工作權及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之規定不符,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三年時失其效力。

原文連結

3.解釋爭點: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限制計程車駕駛人於執業期中犯特定之罪者,三年內不得執業,且吊銷其持有之各級駕照,是否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749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7年06月02日

解釋文: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7條第3項規定:「計程車駕駛人,在執業期中,犯竊盜、詐欺、贓物、妨害自由或刑法第230條至第236條各罪之一,經第一審法院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後,吊扣其執業登記證。其經法院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者,廢止其執業登記,並吊銷其駕駛執照。」僅以計程車駕駛人所觸犯之罪及經法院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為要件,而不問其犯行是否足以顯示對乘客安全具有實質風險,均吊扣其執業登記證、廢止其執業登記,就此而言,已逾越必要程度,不符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工作權之意旨有違。有關機關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二年內,依本解釋意旨妥為修正;逾期未修正者,上開規定有關吊扣執業登記證、廢止執業登記部分失其效力。於上開規定修正前,為貫徹原定期禁業之目的,計程車駕駛人經廢止執業登記者,三年內不得再行辦理執業登記。

上開條例第37條第3項有關吊銷駕駛執照部分,顯逾達成定期禁業目的之必要程度,不符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工作權及第22條保障人民一般行為自由之意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從而,自不得再以違反同條例第37條第3項為由,適用同條例第68條第1項(即中華民國99年5月5日修正公布前之第68條)之規定,吊銷計程車駕駛人執有之各級車類駕駛執照。

上開條例第67條第2項規定:「汽車駕駛人,曾依……第37條第3項……規定吊銷駕駛執照者,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因同條例第37條第3項有關吊銷駕駛執照部分既經本解釋宣告失其效力,應即併同失效。
4.解釋爭點:以外國學歷應牙醫師考試者,須在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完成臨床實作訓練之規定,是否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750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7年7月7日

解釋文:行政院衛生署(改制後為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98年9月16日修正發布之醫師法施行細則第1條之1,及考試院98年10月14日修正發布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師牙醫師考試分試考試規則「附表一: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師牙醫師考試分試考試應考資格表」牙醫師類科第1款,關於國外牙醫學畢業生參加牙醫師考試之應考資格部分之規定,尚未牴觸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工作權及第18條應考試權之保障意旨無違,亦不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權之保障。

原文連結

5.解釋爭點:臺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許可辦法第4條第1項、第5條第1項及第6條第1項前段規定是否違反法治國法律保留原則?是否侵害憲法所保障之職業自由及藝術表現自由?

解釋字號:釋字第 806號

解釋公布日期:2021年7月30日

解釋文:臺北市政府於中華民國94年4月27日訂定發布施行之臺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許可辦法(業於110年3月24日廢止)第4條第1項規定:「街頭藝人於本市公共空間從事藝文活動前,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核發活動許可證。」第5條第1項規定:「主管機關為處理前條第1項之申請,必要時得通知街頭藝人於指定場所解說、操作、示範或表演,經審查通過後,核發活動許可證。」及第6條第1項前段規定:「取得活動許可證之街頭藝人,得於本市公共空間從事藝文活動。」合併觀察上開三規定所形成之審查許可制度,其中對人民職業自由與藝術表現自由限制之部分,未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亦未獲自治條例之授權,與法治國法律保留原則有違。

  上開三規定就街頭藝人之技藝加以審查部分,已涉及對人民選擇在臺北市公共空間從事街頭藝人職業主觀條件之限制,不符比例原則之要求,與憲法第15條保障職業選擇自由之意旨有違。至於就街頭藝人所從事之藝文活動,是否適合於指定公共空間為之加以審查部分,尚無違比例原則。
  上開三規定就涉及審查藝文活動內容之部分,其管制目的難認符合特別重要公共利益之要求,與憲法第11條保障藝術表現自由之意旨有違。但對是否適合於指定公共空間表演加以審查部分,則與比例原則之要求尚無違背。
6.解釋爭點: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規定,限制女性勞工於夜間工作,是否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性別平等之意旨?

解釋字號:釋字第 807號

解釋公布日期:2021年8月20日

解釋文: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規定:「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工作。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且符合下列各款規定者,不在此限:一、提供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二、無大眾運輸工具可資運用時,提供交通工具或安排女工宿舍。」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性別平等之意旨,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工廠法

1.解釋爭點:工廠工人退休規則自願退休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189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84年10月5日

解釋文:臺灣省工廠工人退休規則關於工人自願退休之規定,與憲法尚無牴觸。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事務性工人屬工廠法施行細則之工人?

解釋字號:釋字第 226號

解釋公布日期:1988年5月20日

解釋文: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廿四日內政部發布施行之工廠法施行細則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工人,係指受僱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臺灣省政府於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廿三日修正臺灣省工廠工人退休規則,其第三條所稱工人,與上開規定相同,並不以從事製造、加工、修理、解體等工作者為限,來函所稱「事務性工人」,如係受雇主僱用而於工廠之作業場所或事業場所從事工作而獲致工資者,亦包括在內。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勞動基準法

1.解釋爭點:勞基法延長工時加給之計算標準?

解釋字號:釋字第 494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9年11月18日

解釋文:國家為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與經濟發展,而制定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勞動條件之最低標準,並依同法第三條規定適用於同條第一項各款所列之行業。事業單位依其事業性質以及勞動態樣,固得與勞工另訂定勞動條件,但不得低於勞動基準法所定之最低標準。關於延長工作時間之加給,自勞動基準法施行後,凡屬於該法適用之各業自有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之適用,俾貫徹法律保護勞工權益之意旨。至監視性、間歇性或其他性質特殊工作,不受上開法律有關工作時間、例假、休假等規定之限制,係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該法第八十四條之一所增訂,對其生效日期前之事項,並無適用餘地。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勞基法課雇主負擔勞工退休金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78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4年5月21日

解釋文:勞動基準法課雇主負擔勞工退休金之給付義務,除性質上確有窒礙難行者外,係一體適用於所有勞雇關係,與憲法第七條平等權之保障,亦無牴觸;又立法者對勞工設有退休金制度,係衡酌客觀之社會經濟情勢、國家資源之有效分配,而為不同優先順序之選擇與設計,亦無違憲法第七條關於平等權之保障。復次,憲法並未限制國家僅能以社會保險之方式,達成保護勞工之目的,故立法者就此整體勞工保護之制度設計,本享有一定之形成自由。勞工保險條例中之老年給付與勞動基準法中之勞工退休金,均有助於達成憲法保障勞工生活之意旨,二者性質不同,尚難謂兼採兩種制度即屬違憲。惟立法者就保障勞工生活之立法選擇,本應隨社會整體發展而隨時檢討,勞動基準法自中華民國七十三年立法施行至今,為保護勞工目的而設之勞工退休金制度,其實施成效如何,所採行之手段應否及如何隨社會整體之變遷而適時檢討改進,俾能與時俱進,符合憲法所欲實現之勞工保護政策目標,以及國內人口年齡組成之轉變,已呈現人口持續老化現象,未來將對社會經濟、福利制度等產生衝擊,因此對既有勞工退休制度及社會保險制度,應否予以整合,由於攸關社會資源之分配、國家財政負擔能力等全民之整體利益,仍屬立法形成之事項,允宜在兼顧現制下勞工既有權益之保障與雇主給付能力、企業經營成本等整體社會條件之平衡,由相關機關根據我國憲法保障勞工之基本精神及國家對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之意旨,參酌有關國際勞工公約之規定,並衡量國家總體發展,通盤檢討,併此指明。

原文連結

3.解釋爭點:勞保局墊償雇主積欠工資後代位求償爭議之審判權?

解釋字號:釋字第 595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5年5月6日

解釋文:勞動基準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雇主應繳納一定數額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以下簡稱墊償基金);於雇主歇業、清算或破產宣告時,積欠勞工之工資,未滿六個月部分,由該基金墊償,以保障勞工權益,維護其生活之安定。同條第四項規定「雇主積欠之工資,經勞工請求未獲清償者,由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之;雇主應於規定期限內,將墊款償還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以及「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提繳及墊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墊償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第一項前段規定:「勞保局依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墊償勞工工資後,得以自己名義,代位行使最優先受清償權 (以下簡稱工資債權) 」,據此以觀,勞工保險局以墊償基金所墊償者,原係雇主對於勞工私法上之工資給付債務;其以墊償基金墊償後取得之代位求償權(即民法所稱之承受債權,下同),乃基於法律規定之債權移轉,其私法債權之性質,並不因由國家機關行使而改變。勞工保險局與雇主間因歸墊債權所生之私法爭執,自應由普通法院行使審判權。

原文連結

4.解釋爭點:勞基法未禁退休金請求權讓與、抵銷、扣押或供擔保,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96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5年5月13日

解釋文: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內涵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差別對待。國家對勞工與公務人員退休生活所為之保護,方法上未盡相同;其間差異是否牴觸憲法平等原則,應就公務人員與勞工之工作性質、權利義務關係及各種保護措施為整體之觀察,未可執其一端,遽下論斷。勞動基準法未如公務人員退休法規定請領退休金之權利不得扣押、讓與或供擔保,係立法者衡量上開性質之差異及其他相關因素所為之不同規定,屬立法自由形成之範疇,與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無牴觸。

原文連結

5.解釋爭點:勞雇雙方就工作時間等另行約定未經核備,是否仍受勞基法相關規定之限制?

解釋字號:釋字第 726 號【依勞基法第84條之1另行約定而未經核備之效力案】

解釋公布日期:2014年11月21日

解釋文: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有關勞雇雙方對於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有另行約定時,應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之規定,係強制規定,如未經當地主管機關核備,該約定尚不得排除同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及第四十九條規定之限制,除可發生公法上不利於雇主之效果外,如發生民事爭議,法院自應於具體個案,就工作時間等事項另行約定而未經核備者,本於落實保護勞工權益之立法目的,依上開第三十條等規定予以調整,並依同法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九條規定計付工資。

原文連結

6.解釋爭點:保險業務員與其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之保險招攬勞務契約,是否為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六款所稱勞動契約?

解釋字號:釋字第 740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6年10月21日

解釋文:保險業務員與其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之保險招攬勞務契約,是否為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六款所稱勞動契約,應視勞務債務人(保險業務員)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包含工作時間),並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例如按所招攬之保險收受之保險費為基礎計算其報酬)以為斷,不得逕以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為認定依據。

原文連結

7.解釋爭點:聲請人因審理勞動基準法事件,認應適用之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規定牴觸憲法,聲請解釋憲法。

解釋字號:112年憲判字第16號【提撥勞工退休金差額案】

解釋公布日期:2023年10月27日

解釋文:勞動基準法第56條第2項規定:「雇主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前,估算前項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餘額,該餘額不足給付次一年度內預估成就第53條或第54條第1項第1款退休條件之勞工,依前條計算之退休金數額者,雇主應於次年度3月底前一次提撥其差額,……」並未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尚無違背,亦不生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之問題。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勞工保險

1.解釋爭點:勞保條例「省(市)政府」何意?

解釋字號:釋字第 279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1年5月17日

解釋文: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五條,有關各類勞工保險費由省(市)政府補助之規定,所稱「省(市)政府」,係指該省(市)有勞工為同條第二款至第四款規定之被保險人者而言,與該省(市)政府是否直接設立勞工保險局無關。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內政部限制領老年給付勞工再領傷病給付之函釋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310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2年12月11日

解釋文:勞工保險條例規定之傷病給付,乃對勞工因傷病不能工作,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所為之補助,與老年給付係對勞工因退職未能獲取薪資所為之給付,兩者性質相同,其請領老年給付者,自不應重複請領傷病給付。內政部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六月十三日臺內社字第一七七三一號函示:「被保險人退職,依規定退保,並請領老年給付者,自不得再依勞工保險條例第二十條規定,請領傷病給付」,與上述意旨相符,尚不牴觸憲法。

原文連結

3.解釋爭點:勞保診療支付標準表限制給付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389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5年11月10日

解釋文:勞工保險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醫療給付不包括美容外科。又同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始得依該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勞工保險診療費用支付標準表係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二項授權訂定,其第九部第四節第二項關於顎骨矯正手術,載明「限外傷或顳顎關節疼痛者專案報准後施行」,乃因有此情形,始同時符合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所發生之保險事故,以及非屬美容外科之要件。若勞工於加入勞工保險前發生之先天性痼疾或畸形,即不在勞工保險承保範圍。其不支付診療費用,並未逾越該條例授權範圍,與憲法尚無牴觸。

原文連結

4.解釋爭點:勞保條例細則限專任者始為被保人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456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8年4月5日

解釋文:憲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國家應實施保護勞工之政策。政府為保障勞工生活,促進社會安全,乃制定勞工保險條例。同條例第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規定之員工或勞動者,應以其雇主或所屬團體或所屬機關為投保單位,全部參加勞工保險為被保險人;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規定之員工亦得準用同條例之規定參加勞工保險。對於參加勞工保險為被保險人之員工或勞動者,並未限定於專任員工始得為之。同條例施行細則於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修正前,其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依本條例第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五款及第八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加保者,以專任員工為限。」以此排除非專任員工或勞動者之被保險人資格,雖係防杜不具勞工身分者掛名加保,巧取保險給付,以免侵蝕保險財務為目的,惟對於符合同條例所定被保險人資格之非專任員工或勞動者,則未能顧及其權益,與保護勞工之上開意旨有違。前揭施行細則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就同條例所未限制之被保險人資格,逾越法律授權訂定施行細則之必要範圍,限制其適用主體,與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未符,應不適用。

原文連結

5.解釋爭點:勞保條例就勞保遺屬津貼受領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49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2年8月2日

解釋文:勞工保險係國家為實現憲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保護勞工及第一百五十五條、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八項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之基本國策而建立之社會安全措施。保險基金係由被保險人繳納之保險費、政府之補助及雇主之分擔額所形成,並非被保險人之私產。被保險人死亡,其遺屬所得領取之津貼,性質上係所得替代,用以避免遺屬生活無依,故應以遺屬需受扶養為基礎,自有別於依法所得繼承之遺產。勞工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被保險人之養子女,其收養登記在保險事故發生時未滿六個月者,不得享有領取保險給付之權利。」固有推行社會安全暨防止詐領保險給付之意,而同條例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五條有關遺屬津貼之規定,雖係基於倫常關係及照護扶養遺屬之原則,惟為貫徹國家負生存照顧義務之憲法意旨,並兼顧養子女及其他遺屬確受被保險人生前扶養暨無謀生能力之事實,勞工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及第六十三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應於本解釋公布之日起二年內予以修正,並依前述解釋意旨就遺屬津貼等保險給付及與此相關事項,參酌有關國際勞工公約及社會安全如年金制度等通盤檢討設計。

原文連結

6.解釋爭點:就業法就外國受僱人領喪葬津貼之限制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60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3年7月4日

解釋文:勞工保險乃立法機關本於憲法保護勞工、實施社會保險之基本國策所建立之社會福利制度,旨在保障勞工生活安定、促進社會安全。勞工保險制度設置之保險基金,除由被保險人繳納之保險費、雇主分擔額所構成外,另有各級政府按一定比例之補助在內。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其給付主要係基於被保險人本身發生之事由而提供之醫療、傷殘、退休及死亡等之給付。同條例第六十二條就被保險人之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請領喪葬津貼之規定,乃為減輕被保險人因至親遭逢變故所增加財務負擔而設,自有別於一般以被保險人本人發生保險事故之給付,兼具社會扶助之性質,應視發生保險事故者是否屬社會安全制度所欲保障之範圍決定之。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八日制定公布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三條第五項,就外國人眷屬在勞工保險條例實施區域以外發生死亡事故者,限制其不得請領喪葬津貼,係為社會安全之考量所為之特別規定,屬立法裁量範圍,與憲法第七條、第十五條規定意旨尚無違背。

原文連結

7.解釋爭點:勞保條例細則以投保人欠費將被保人退保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68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3年11月14日

解釋文:勞工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及因此所生之公法上權利,應受憲法保障。關於保險效力之開始、停止、終止及保險給付之履行等事由,係屬勞工因保險關係所生之權利義務事項,攸關勞工權益至鉅,其權利之限制,應以法律定之,且其立法目的與手段,亦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若法律授權行政機關發布命令為補充規定者,該命令須符合立法意旨且未逾越母法授權之範圍,始為憲法所許。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第十八條關於投保單位有歇業、解散、破產宣告情事或積欠保險費及滯納金經依法強制執行無效果者,保險人得以書面通知退保;投保單位積欠保險費及滯納金,經通知限期清償,逾期仍未清償,有事實足認顯無清償可能者,保險人得逕予退保之規定,增加勞工保險條例所未規定保險效力終止之事由,逾越該條例授權訂定施行細則之範圍,與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未符,應不予適用。

原文連結

8.解釋爭點:勞委會就因傷病請領死亡給付增加條件之函釋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609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6年1月27日

解釋文:勞工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及因此所生之公法上權利,應受憲法保障。關於保險效力之開始、停止、終止、保險事故之種類及保險給付之履行等,攸關勞工或其受益人因保險關係所生之權利義務事項,或對其權利之限制,應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命令予以規範,且其立法之目的與手段,亦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始為憲法所許。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修正之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得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依同條例第六十二條至第六十四條之規定,死亡給付之保險事故,除法律有特別排除規定外 (同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條參照) ,係指被保險人或其父母、配偶、子女死亡而言,至其死亡之原因何時發生,應非所問。惟若被保險人於加保時已無工作能力,或以詐欺、其他不正當行為領取保險給付等情事,則屬應取消其被保險人之資格,或應受罰鍰處分,並負民、刑事責任之問題 (同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七十條參照)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七十七年四月十四日台七七勞保二字第六五三○號函及七十九年三月十日台七九勞保三字第四四五一號函,就依法加保之勞工因罹患癌症等特定病症或其他傷病,於保險有效期間死亡者,以各該傷病須在保險有效期間發生為條件,其受益人始得請領死亡給付,乃對於受益人請領死亡保險給付之權利,增加勞工保險條例所無之限制,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法律保留原則有違,於此範圍內,應不再適用。

原文連結

9.解釋爭點:勞保現金給付未於收到申請之十日內發給不加計遲延給付利息,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683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0年12月24日

解釋文: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修正發布之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第五十七條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申請現金給付手續完備經審查應予發給者,保險人應於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十日內發給之。」旨在促使勞工保險之保險人儘速完成勞工保險之現金給付,以保障被保險勞工或其受益人於保險事故發生後之生活,符合憲法保護勞工基本國策之本旨。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工會三法

1.解釋爭點:工會法禁止教育事業技工等組工會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373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5年2月24日

解釋文:工會法第四條規定:「各級政府行政及教育事業、軍火工業之員工,不得組織工會」,其中禁止教育事業技工、工友組織工會部分,因該技工、工友所從事者僅係教育事業之服務性工作,依其工作之性質,禁止其組織工會,使其難以獲致合理之權益,實已逾越憲法第二十三條之必要限度,侵害從事此項職業之人民在憲法上保障之結社權,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至遲於屆滿一年時,失其效力。惟基於教育事業技工、工友之工作性質,就其勞動權利之行使有無加以限制之必要,應由立法機關於上述期間內檢討修正,併此指明。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聲請人為工會法事件,各就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584號判決、110年度上字第321號判決,及所適用之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認有違憲疑義,分別聲請法規範及裁判憲法審查。

解釋字號:112年憲判字第7號【成立廠場企業工會案】

解釋公布日期:2023年5月19日

解釋文:

一、工會法施行細則第2條第1項規定:「本法第6條第1項第1款所稱廠場,指有獨立人事、預算會計,並得依法辦理工廠登記、公司登記、營業登記或商業登記之工作場所。」第2項規定:「前項所定有獨立人事、預算及會計,應符合下列要件:一、對於工作場所勞工具有人事進用或解職決定權。二、編列及執行預算。三、單獨設立會計單位,並有設帳計算盈虧損。」牴觸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至遲於本判決宣示之日起屆滿2年時,失其效力。
二、上開二項規定與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均尚無牴觸。
三、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上字第584號判決及110年度上字第321號判決適用牴觸憲法之上開二項規定而違憲,均廢棄,發回最高行政法院。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公營事業

1.解釋爭點:經濟部就所屬事業人員訂定分等限齡退休標準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270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0年12月7日

解釋文:公營事業人員之任用,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三十三條,應另以法律定之。在此項法律制定前,依公務人員退休法第二條及該法施行細則第二條規定,公營事業人員無從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辦理退休。行政院於中華民國七十年一月二十三日核定修正發布之「經濟部所屬事業人員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有關訂定分等限齡退休標準之規定,在公營事業人員任用及退休法律制定前,乃為促進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人事新陳代謝及企業化經營而設,不生牴觸憲法問題,惟公營事業人員之任用及退休,關係此等人員之權利義務,仍應從速以法律定之。

原文連結

2.解釋爭點: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加發六個月薪給」規定之適用範圍?

解釋字號:釋字第 351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4年6月17日

解釋文: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第八條第二項係就不隨同移轉之從業人員所作之規定,其第三項則係就繼續留用之從業人員所作之規定,依該第三項前段規定,僅在就繼續留用人員之原有年資辦理結算範圍內,始依前項(第二項)所定結算標準辦理。綜觀該條全文立法意旨,在移轉民營當時,對於繼續留用人員之給與,並不包括第二項關於加發六個月薪給在內,以維持不隨同移轉人員與繼續留用人員待遇之平衡。

原文連結

3.解釋爭點: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第8條第3項前段規定,就適用於原具公務人員身分之留用人員部分,原有年資辦理結算,是否侵害其服公職權及平等權?

解釋字號:釋字第 764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8年5月25日

解釋文: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第8條第3項前段規定:「移轉為民營後繼續留用人員,得於移轉當日由原事業主就其原有年資辦理結算,其結算標準依前項規定辦理。」就適用於原具公務人員身分之留用人員部分,未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8條服公職權之保障意旨尚無違背,亦不違反憲法第7條平等權之保障。

原文連結

大法官說全民健保

1.解釋爭點:健保法就強制納保、繳費及滯納金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472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9年1月29日

解釋文: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憲法第一百五十五條及第一百五十七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復為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五項所明定。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九日公布、八十四年三月一日施行之全民健康保險法即為實現上開憲法規定而制定。該法第十一條之一、第六十九條之一及第八十七條有關強制納保、繳納保費,係基於社會互助、危險分攤及公共利益之考量,符合憲法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之意旨;同法第三十條有關加徵滯納金之規定,則係促使投保單位或被保險人履行其繳納保費義務之必要手段。全民健康保險法上開條文與憲法第二十三條亦無牴觸。惟對於無力繳納保費者,國家應給予適當之救助,不得逕行拒絕給付,以符憲法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保障老弱殘廢、無力生活人民之旨趣。

已依法參加公、勞、農保之人員亦須強制其加入全民健康保險,係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難謂有違信賴保護原則。惟有關機關仍應本於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時,該法第八十五條限期提出改制方案之考量,依本解釋意旨,並就保險之營運(包括承保機構之多元化)、保險對象之類別、投保金額、保險費率、醫療給付、撙節開支及暫行拒絕保險給付之當否等,適時通盤檢討改進,併此指明。

2.解釋爭點:健保法細則就專技人員投保金額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473 號

解釋公布日期:1999年1月29日

解釋文: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同法第八條所定第一類至第四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之保險費,依被保險人之投保金額及其保險費率計算之。此項保險費係為確保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運作而向被保險人強制收取之費用,屬於公法上金錢給付之一種,具分擔金之性質,保險費率係依預期損失率,經精算予以核計。其衡酌之原則以填補國家提供保險給付支出之一切費用為度,鑑於全民健康保險為社會保險,對於不同所得者,收取不同保險費,以符量能負擔之公平性,並以類型化方式合理計算投保金額,俾收簡化之功能,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乃規定授權主管機關訂定被保險人投保金額之分級表,為計算被保險人應負擔保險費之依據。依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三項規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而無固定所得者,其投保金額由該被保險人依投保金額分級表所定數額自行申報。準此,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其投保金額以分級表最高一級為上限,以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為下限,係基於法律規定衡量被保險人從事職業之性質,符合母法授權之意旨,與憲法保障財產權之旨趣,並不違背。

原文連結

3.解釋爭點:健保局與醫療機構履約爭議之救濟程序?

解釋字號:釋字第 533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1年11月16日

解釋文:憲法第十六條規定,人民之訴訟權應予保障,旨在確保人民於其權利受侵害時,得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以求救濟。中央健康保險局依其組織法規係國家機關,為執行其法定之職權,就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有關事項,與各醫事服務機構締結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約定由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提供被保險人醫療保健服務,以達促進國民健康、增進公共利益之行政目的,故此項合約具有行政契約之性質。締約雙方如對契約內容發生爭議,屬於公法上爭訟事件,依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修正公布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法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第八條第一項:「人民與中央或地方機關間,因公法上原因發生財產上之給付或請求作成行政處分以外之其他非財產上之給付,得提起給付訴訟。因公法上契約發生之給付,亦同。」規定,應循行政訴訟途徑尋求救濟。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與中央健康保險局締結前述合約,如因而發生履約爭議,經該醫事服務機構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五條第一項所定程序提請審議,對審議結果仍有不服,自得依法提起行政爭訟。

原文連結

4.解釋爭點:健保法責地方政府補助保費之規定違憲?

解釋字號:釋字第 550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02年10月4日

解釋文: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憲法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百五十七條分別定有明文。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復為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五項、第八項所明定。國家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之義務,係兼指中央與地方而言。又依憲法規定各地方自治團體有辦理衛生、慈善公益事項等照顧其行政區域內居民生活之義務,亦得經由全民健康保險之實施,而獲得部分實現。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九日公布、八十四年三月一日施行之全民健康保險法,係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有關執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行政經費,固應由中央負擔,本案爭執之同法第二十七條責由地方自治團體補助之保險費,非指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法之執行費用,而係指保險對象獲取保障之對價,除由雇主負擔及中央補助部分保險費外,地方政府予以補助,符合憲法首開規定意旨。

地方自治團體受憲法制度保障,其施政所需之經費負擔乃涉及財政自主權之事項,固有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但於不侵害其自主權核心領域之限度內,基於國家整體施政之需要,對地方負有協力義務之全民健康保險事項,中央依據法律使地方分擔保險費之補助,尚非憲法所不許。關於中央與地方辦理事項之財政責任分配,憲法並無明文。財政收支劃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雖規定,各級政府支出之劃分,由中央立法並執行者,歸中央負擔,固非專指執行事項之行政經費而言,惟法律於符合上開條件下,尚非不得為特別之規定,就此而言,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二十七條即屬此種特別規定。至全民健康保險法該條所定之補助各類被保險人保險費之比例屬於立法裁量事項,除顯有不當者外,不生牴觸憲法之問題。

法律之實施須由地方負擔經費者,如本案所涉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二目及第二、三、五款關於保險費補助比例之規定,於制定過程中應予地方政府充分之參與。行政主管機關草擬此類法律,應與地方政府協商,以避免有片面決策可能造成之不合理情形,並就法案實施所需財源事前妥為規劃;立法機關於修訂相關法律時,應予地方政府人員列席此類立法程序表示意見之機會。

原文連結

5.解釋爭點:健保法細則對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工會者 , 按投保額分級表第6級起申報 , 合憲 ?

解釋字號:釋字第 676 號

解釋公布日期:2010年4月30日

解釋文: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二日修正發布之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第七款:「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按投保金額分級表第六級起申報。」及八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修正發布之同施行細則同條款:「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按投保金額分級表第六級起申報。」之規定 (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修正改列第四款) ,與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財產權、第二十三條法律保留原則,以及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尚無牴觸。惟於被保險人實際所得未達第六級時,相關機關自應考量設立適當之機制,合理調降保險費,以符社會保險制度中量能負擔之公平性及照顧低所得者之互助性,落實國家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之憲法意旨,上開規定應本此意旨檢討改進,併予指明。

原文連結

萬千計劃

勞陣萬千計劃是什麼?

萬千,是一種信念,我希望可以逐漸找到一萬個願意固定每月或每年捐款的勞陣「萬千之友」,讓勞陣可以更穩健的推動各項政策的改革。當然您可以視您的能力給勞陣更多的支持,您可以選擇任何形式支持勞陣。

影像紀錄

勞動數據

勞動數據

勞陣定期透過蒐集並公布各項勞動數據,以圖表的方式深入淺出,整理出目前整體社會所面對的問題,是關心時事的你不可或缺的資料庫,目前以一期四篇的方式刊載於勞動者雜誌。

iLabor頻道

勞工權益諮詢

台灣勞工陣線

地址: 台北市林森南路4-2號4樓

電話:02-23217648

傳真:02-23914232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粉絲專頁

訂閱文章

THE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