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1984年5月1日「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誕生,1988年更名為「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1992年「台灣勞工陣線」成立。隨著台灣從威權到民主,勞陣也從解決個別勞資爭議、協助勞工籌組工會,到目前致力於勞動政策的批判與改革。

 

從社會服務到社會運動到社會民主

勞陣的前世與今生──  一部波瀾壯闊的勞工運動史

  勞陣每一個階段參與社會的方式,反映了當時台灣社會的背景與條件。不變的是,勞陣總是扮演引領風騷、開創先鋒的角色。

戒嚴時期(1984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

  早在一九八四年,還是一個人人噤若寒蟬的恐怖時代,不容許人民集會結社,更別提組織有「社會主義」概念的運動。然而,在長期經濟發展之下,勞工累積了大量的不平和冤屈,此時,一群律師組織「台灣勞工法律支援會」,以免費的法律諮詢,幫助勞工爭取權益,成立四年累積服務3,000個勞資爭議個案,這就是勞陣的前身。

運動狂飆期(1988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

  隨著一九八七年政治解嚴,為因應新形勢,於次年改名為「台灣勞工運動支援會」,發動二次大戰以來,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勞工示威,並支援數百件勞資爭議事件。其後數年間,持續巡迴全台各地,舉辦勞工教育,組訓工會基層幹部,促成各地工會紛紛要求脫離資方與黨國的威權控制,走向「自主化」,真正代表勞工的聲音。

體制深耕期(1992台灣勞工陣線)

  一九九二年後,台灣政治民主化粗具規模,需要在制度上繼續細緻、深耕。因此再度改名 「台灣勞工陣線」,致力於「工運的社會化」層次。關心的層面,從單純地捍衛勞工經濟利益,擴大到整體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及弱勢者的生存權利。勞陣拋出的種種議題,如大量失業、全民健保、國民年金、新國有政策、產業民主等等,都成為全國辯論的重要議題。

新時代、新挑戰(1999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1999年勞陣正式申請立案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勞陣認為在「全球化」的大浪底下,台灣社會正逐漸分裂成兩個階級:能夠全球快速移動的階級,如資本家、高級人力;以及綁在當地的階級,如勞工、一般社會大眾。前面一群人,以全球為家,尋找最佳的套利機會;而後面的一群人,則忍受產業轉型之痛,長期失業之苦。外有跨國人才競爭的隱憂,內則社會安全網殘破不堪。

 

  勞陣相信,「全球化」之下的台灣,不必然為了提昇全球競爭力,成為一個兩極化的殘酷社會,因為這樣的社會不可能繁榮富足、長治久安。台灣有機會走一條中間偏左的路線,讓強者與弱者共存,讓社會更公平、美好。勞陣歷年來拋出的種種議題,如失業保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全民健保、國民年金、新國有政策、產業民主等等,都反映了我們的信仰與追求。

  在社會運動狂飆的黃金年代,勞陣衝撞威權的舊體制,協助全國各地自主工會及「全國產業總工會」的成立。九○年代中期之後,台灣「福利國家」體制粗具規模,勞陣選擇成為「制度的提倡與奠立者」,透過政治遊說與街頭實踐,將社會民主的理念,深化為具體的制度主張。

 

基進的目標,漸進的手段

     在組織上﹐我們從「法律支援」到「運動支援」到「勞工陣線」。在路線上,我們從「社會服務」到「社會運動」到「社會民主」﹐勞陣一直隨著社會的脈動,不斷調整不斷改變。只有目標不變﹐那就是:團結人民力量,邁向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疼惜的新社會。

     我們心目中的新社會不僅要「政治民主」,即參政權的公平﹐還要「社會民主」﹐即社會權的保障﹐最後要逐步達到「經濟民主」,即共同參與與共同擁有。

  台灣已達到初步的政治民主;必須更上層樓,建立福利國家,使資源公平分享。接著是生產民主,擴大參與。從政治民主到社會民主到經濟民主,循序漸進,不斷地擴大民主的內容,這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勞陣的策略。


勞陣做了什麼?

推動提高基本工資、周休二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

催生失業保險、勞保年金、職災勞工保護體系;

改革集體勞動三法,建構工會保護制度及產業民主之勞工董事;

參與公共托育、長期照護、社會住宅、稅制改革、全民健保等倡議行動。

 

臺灣長期以來沉溺於「低成本、低賦稅、自由化」的血汗經濟模式,造成集體低薪與過勞,未來勞陣將從造成血汗經濟的問題根源著手,提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以追求「勞動正義的經濟民主」與「分配正義的社會民主」為目標。


勞陣現階段工作

推動立法

「勞動教育法」 →勞動意識的養成必須向下從學生開始紮根,提升勞動尊嚴並扭轉職業平等價值觀要從小開始,長大就業自然捍衛勞權。

「吹哨者保護法」 →勞工常因檢舉企業黑心或違法行為遭受雇主打壓迫害,保障企業內勞工因社會公益而向政府告發的權力,以淘汰黑心企業。

「最低工資法」 →基本工資的調整不能依賴政治施捨,必須政府必須依循制度性標準與程序依法調整,以維持弱勢邊緣勞工生活水平。       

※其他更多推動法案請參考「公平經濟新藍圖」一書

議題倡議

「搶救工作貧窮」:長期低薪不振造成勞工過勞的惡性循環,就學背學貸,居住背房貸,青年面對不穩定得非典就業,只有從全方位搶救才能遏止工作貧窮。

「工會體制改革」:全體企業受僱者僅有6%加入工會,勞工沒有工會保護傘將任人宰割毫無議價能力,打破舊有工會架構,營造基層勞工加入工會動機。

「勞動行政革新」:在台灣,勞資爭議處裡、工會登記核備、勞動檢查等都是地方政府權限,有異於他國經驗,重整中央地方勞政權限,才能正本清源保障勞權。

「跨國勞動流動」:台灣勞動力輸出中國、紐澳等國,也輸入東南亞各國勞動力,了解上述諸國國內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近而採取行動,方有助於提升台灣就業。

 

出版書籍

NGO透過書寫是一種行動策略,而出版就是一種理念實踐。過去勞工陣線以出版《台灣勞工的主張》、《新國有政策》、《崩世代》、《搞工會》與《公平經濟新藍圖》等專書,回應台灣當下的社會困境,未來勞陣將持續為台灣找出路。

勞陣長期與其他NGO、獨立出版社等團體合作,共同爭取進入台北國際書展,設置NGO專區,擴展公民社會發聲管道,厚實公民書寫能量,並前進香港國際書展,開拓台灣公民團體的國際觸角。

未來勞陣將以更淬鍊的方式,挑選最核心根本的勞動議題,開展「FIX」口袋書系列,目前已經出版《社會民主是什麼?》,後續將規劃「勞動基本權」等議題,深化勞動領域思維。


勞陣的理念

建立一個和諧的新社會

勞工運動的終極目標是社會的合理化,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剝削、資源共享且人與人互相尊重與包容的新社會。

基進的目標,漸進的手段:

理想社會要達成: 

政治民主,即參政權的公平。 

社會民主,即保障人民的生存權與工作權。 

經濟民主,即共同擁有與共同參與。 

台灣已達到初步的政治民主,但必須更上層樓,建立福利國家,使資源公平分享,進而促成生產民主,讓民主的種子,擴散到政治、社會及經濟等領域。

 

勞工運動促進向上的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需要適度的經濟發展。我們反對資方以犧牲人民的生存權來獲取利潤,主張經濟發展應朝提昇技術與環境調合,永續發展為前提,才是勞工階級與社會整體共得共利的雙贏策略。

 

有組織的人民,是社會改造的基石:

將人民組織起來,以防止政治淪為少數人的玩物,才能使民主落實,社會公平。勞工透過工會集結起來的勞工陣線,必能將台灣改造成一個公平和諧的美麗新社會。


勞陣與工會

工會是最基層的民主組織,工會愈健全,國家愈民主。

工會經營不但要服務,還要提昇勞工視野 ,更要團結內部,勞資爭議時,才能保衛會員的權益。

 

勞陣的工作者具有專業訓練與豐富的經驗,可以在以下各方面協助工會與工運的健全發展:

組訓 

協助工會之籌組、自主化與運作。 

提供工會教育課程及成長訓練。 

文宣 

協助製作工會文宣及抗爭傳單。 

掌握議題,宣揚工運理念。 

運動 

勞資爭議,協助制定贏的策略。 

掌握社會脈動,創造有利的條件。 

協助工會發展是勞陣最重要的工作。

 

我們相信:工會的自主與民主運作,是工運與社會進步的基石。

 

勞陣的組訓課程

共識是力量的來源。轉型期的台灣,情勢變化很快,必須不斷成長,才能應付挑戰。

勞陣的成長課程,由組織者、 工運幹部、學者講授,依工會需要設計課程。歡迎電洽。 


 勞陣與你/妳

社會改造是大家的共同事業,勞陣歡迎勞工朋友 ,薪水階級,知識份子,以及一切關心社會正義的朋友,一起來參與。 

你/妳也可以有貢獻:

1.訂閱 《勞動者》月刊,瞭解勞陣與工運脈動。 

2.捐款給勞陣,幫助工運茁壯。 

3.參與社會運動,投入新血。 

4.訂閱【勞動者電子報】,同步感受工運訊息。

 

「集結勞工陣線、粉碎金權壟斷!」是我們的自我期許。

勞陣長期堅持弱勢立場,結合工會幹部、學者與社會進步的力量,希望推動福利政策,維護勞工權益。

在伸張社會正義的路途上,勞陣願陪伴您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