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將是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勞動部第一次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雖然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由勞、資、政三方共同組成,但討論過程流於形式、亂無章法,審議過程也未公開,外界根本無法得知決議是否為全體共識,亦或是行政部門強勢主導下的結果。因此,此次審議結果,將受到外界檢視,新政府究竟是否將扭轉國民黨政府一貫的血汗經濟思維,或是持續走回頭路。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勞陣號召群眾至立法院群賢樓前展開人體排字「Fight for 26K」行動,除要求最低工資應一次漲足至月薪26,300元、時薪163元(參考附件)之外,並應定訂「最低工資法」。目前時代力量已經提出「最低工資法草案」,而國民黨在成為最大在野黨後,也立即提出「基本工資條例草案」,反觀蔡英文總統上任前,將最低工資立法列為主要勞工政策政見,目前也僅規劃將於年底由勞動部提出草案。
近年來,許多國家紛相透過最低工資立法及大幅提高最低工資,一方面藉以提高基層勞工的所得,改善其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則是更合理分享經濟發展,並達到產業升級和優質就業的政策性目標,以臨近國家韓國為例,經過會議審議通過明年最低工資最低時薪將調升7.3%,定為6,470韓元(新台幣196元)。然而,我國自1984年勞基法實行以來基本工資緩步爬升,甚至十年凍漲,迄今仍只有20,008元。台灣勞工陣線表示:『國際勞工組織(ILO)早已明確建議,最低工資應滿足勞工撫養家庭的支出需求,這同時也是經濟社會及文化國際公約所揭示的精神,因此勞陣認為最低工資最少應調漲至26,300元』。
勞工陣線長期主張基本工資審議應該「合理、透明、落實」,目前基本工資調漲與否是由《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後送行政院核定,但綜觀近年審議結果淪為政治喊價,每年的基本工資審議總是在一片混亂中完成,審議委員意見無法撼動行政部門的強勢主導,更突顯了最低工資法立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針對「最低工資」的政策,台灣勞工陣線提出以下二點訴求:一、應立即以符合兩公約及ILO精神的參考依據,大幅提高基本工資至26K,以符合勞工及其家庭的合理生活標準;二、2016年底前訂定「最低工資法」,並以「合理、透明、落實」之原則,明確化調整最低工資之參考基準,以及最低工資之具體內涵,並自2017年開始適用。
勞陣認為最低工資要發揮成效,就應立即制訂《最低工資法》,使最低工資審議制度法制化。該法應明訂最低工資計算基準,審議委員會組成及最低工資生效之期程範圍,且審議委員會應於每年定期召開,並由勞動部計算該年度之調漲範圍後,交付委員會議決後施行,以符合勞工在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下維持穩定生活。此外,因最低工資的調整關乎數百萬勞工及家人生活,其影響及重要性極高,因此審議委員會之審議過程應全程透明公開,接受社會之共同檢視,避免黑箱作業與政治操控。
附件:《最低工資計算公式》
月薪=按全國最低生活費X就業撫養比=12,120X2.17=26,300元
時薪=26,300/〈(365/7 x40-19 x8)/12〉=163元。
(就業扶養比:依2014年家庭收支調查,平均每戶人口3.15,平均每戶就業人口1.45,即平均就業扶養比為3.15/1.4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