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2025新聞
on 29 四月 2025
20250429 淨零轉型,勞工/工會不能缺席!國內首份「為工會撰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資料庫,公開上線!

為了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是必然趨勢,但產業轉型過程必然會使利害關係人(例如勞工與在地社區)受到衝擊,故進一步需強調「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意即「盡力不遺落任何人」,需同時達到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平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氣候變遷因應法第3條第1款第11款也明訂政府機關應「在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之原則下,向所有因應淨零排放轉型受影響之社群進行諮詢」。然在近期發布的《我國工會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回應》問卷調查結果,揭示受訪工會中近6成不清楚淨零碳排的可能影響,且資方「未曾」就淨零排放影響與因應措施與工會互動之比例,也高達77.6%。

20250429  為了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是必然趨勢,但產業轉型過程必然會使利害關係人(例如勞工與在地社區)受到衝擊,故進一步需強調「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意即「盡力不遺落任何人」,需同時達到政策目標平衡性、社會分配公平性與利害關係包容性。氣候變遷因應法第3條第1款第11款也明訂政府機關應「在尊重人權及尊嚴勞動之原則下,向所有因應淨零排放轉型受影響之社群進行諮詢」。然在近期發布的《我國工會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回應》問卷調查結果,揭示受訪工會中近6成不清楚淨零碳排的可能影響,且資方「未曾」就淨零排放影響與因應措施與工會互動之比例,也高達77.6%。

  然而,在目前政府的淨零政策中,對於勞工與工會身為利害關係人角色尚未有所重視,公正轉型的勞動政策亦缺乏具體政策方向與落實機制,相關資訊紛雜和不透明使工會難以掌握重點,更難參與產業轉型的協商過程。有鑑於此,為對對氣候危機與淨零轉型帶來的勞動危機,特由學術單位、勞動NGO團體及環保團體攜手合作,包含:

s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邱羽凡副教授研究團隊

s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副教授(同時為公正轉型委員會委員)研究團隊

s   台灣共力研究社的盧其宏研究員與黃國治助理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s   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許博任研究員

s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洪敬舒主任(公正轉型委員會委員)共同撰寫此十份教材。

 

  同時邀請國內學術界、工會界與勞工與環保團體中的專家擔任顧問,包含:

s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邱毓斌副教授

s   雲林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吳嘉浤

s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

s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陳淑綸

s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葉品言

s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汪英達主任

s   台灣勞動者協會鄭中睿理事長

s   TCAN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魏揚研究員等擔任顧問,讓本資料庫更貼進工會參與淨零減政策的實務需求。

 

  此資料庫蒐集國內外資訊、政策分析、實務案例等,共同撰寫國內第一份為工會而寫的公正轉型勞教手冊,並製作為《公正轉型與工會角色》教材資料庫網站:https://portaly.cc/wjtcourse 。 此為專為台灣工會所打造的勞動教材。希望能補足工會當前對於公正轉型的受到的資訊落差,並作為基層工會主動介入綠色轉型政策的行動工具,提升工會協商能力,讓勞工能獲得更大保障!本資料庫作者群於今日(2025/4/29)五一勞動節前夕,召開記者會公開發表資料庫成果,並表達工運界對於公正轉型議程的共同關切,呼籲政府及各界認識:「沒有公正、沒有轉型」/「沒有勞資協商、沒有自主減量」/「沒有肯認、沒有公正」,並提出兩大訴求:第一、自主減量計畫應以「團體協商」作為必要條件。不能讓企業「自行承諾、員工承擔」,減碳目標與行動方案應納入工會的協商與監督機制。 第二、針對無工會的勞動者,也應強化社會對話與社會安全網的保障。不能因尚無工會組織,就放任企業單方決定轉型成本的分配。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邱羽凡副教授提出,氣候危機下企業的轉型行動無可避免影響到勞工。然而數據卻顯示高達70%的比例勞工不了解淨零轉型對其所造成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團隊期望透過教材提供工會完正的資訊與因應手段,以避免台灣再次重現關廠工人連線的悲劇歷史。

  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許博任研究員指出,相關的數據與研究早已顯示氣候危機與轉型並非環保團體唱高調,而公司透過資本的投入因應氣候行動將導致成本上升影響到勞動權益。然而,多數工會對於轉型政策與衝擊的理解仍有所不足,從而本教材目的在於透過完整的資料以加深工會對於現行環境政策的理解。共力研究社的高若有研究員指出,淨零政策在國際的壓力下已有別以往而勢在必行。雖轉型對產業與勞工將造成衝擊,但受影響產業仍然有足夠的餘裕,在不虧損的前提下維持勞動權益。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洪敬舒主任則提到台灣有工會的組織勞工人數極低,一方面希望透過教材協助工會組織辨識是否會受到淨零減碳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考量到國內眾多無工會者勞工在轉型中將面臨更弱勢的處境,期望透過這個教材幫助無工會者經由自我組織強化社會對話,而可與政府或者企業進行對話,因應轉型衝擊,進一步使公正轉型的政策能夠更全面落實不遺漏任何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蘇珊霈博士生則提出,近期國際上開始出現因為綠色轉型所導致的大量解僱案例,卻已有工會成功簽訂綠色團體協約。台灣工會雖距離簽訂綠色團協有一段路程,但仍期望藉由教材中具體的案例說明,提供未來工會考茲參考的協商文字。

  教材顧問團隊的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葉品言提出,高雄過往面臨多次的環境與勞動權益的衝突,在氣候危機與淨零轉型已成為事實的狀況下,本教材則提供工會可以與環保團體建立共識的知識基礎。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陳淑綸則指出,在目前台灣政府資訊混亂且未納入工會的情況下,除呼籲政府應積極採取行動,另也倡議各地勞工與工會積極參與在公正轉型的行列。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指出,台灣工會在簽訂團協雖面臨不同困境,但教材所提倡的綠色團協則提供工會新的視角與想像。

《公正轉型與工會角色》教材資料庫網站:https://portaly.cc/wjt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