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在概念上,社會民主的意涵是什麼呢?它所代表的政治選擇或價值內容,與工會運動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可以這麼說:雖然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盡相同的用語或名詞,但是所謂的社會民主路線,泛指一種明確的政治政黨取向,其內涵就是企圖結合社會主義與民主的原則,所標榜與追求的價值,也即是社會主義與民主。
閱讀全文...社會民主政黨既然出現,在如何的條件之下,才會形成一社會民主體制的政府,才有從施政上落實社會民主理念的機會呢?究竟從專制君主政體,亦或自由主義的民主憲政體制,在何等的時機之下,才有可能蛻變為標榜「社會團結」、「扶助弱勢」、「實現社會正義」,在民主之前、之上、之旁,再加入「社會的」(sozial)、變為社會民主的政治體制呢?
閱讀全文...上期的社會民主教室中,我們回顧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民主政府-德國威瑪共和,那個驚心動魄的誕生過程,理解到一個或許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沒有以工人為主體的政治社會運動的施壓,沒有實力的展現,沒有必要時訴諸街頭、訴諸暴力的犧牲,一個進步的社會民主政府與體制,是無由誕生的。其實,雖然本質上如此,但是並非所有的社會民主政權的出現,都像德國那般的充滿張力與戲劇性。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例子,自由主義與市場經濟、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 英國。
閱讀全文...德國與英國社會民主政權的出現歷程,雖然一個充滿戲劇性張力與爆發力,另一則是緩進中帶著堅毅的決心向前,然而,歷史的規律某個程度是一致的:資本主義體制出現危機(戰爭),它被證明不但無能解決危機,甚至自己就是危機的製造元兇。某種角度上來說,社會民主政權解救了資本主義體制,它在資本主義的「自由」價值之外,重新找到了「平等」、「公義」,乃至真正的「繁榮」與「自由」的實現。這一期中,讓我們來看看法國的例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