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classroom1

  究竟在概念上,社會民主的意涵是什麼呢?它所代表的政治選擇或價值內容,與工會運動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可以這麼說:雖然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盡相同的用語或名詞,但是所謂的社會民主路線,泛指一種明確的政治政黨取向,其內涵就是企圖結合社會主義與民主的原則,所標榜與追求的價值,也即是社會主義與民主。

  以社會民主的先驅德國為例,十九世紀的前葉,主張將政治改革與社會改革畢其功於一役的民主人士,一般就稱之為所謂的「社會民主黨人」(Sozialdemokraten),以別於擁護自由主義式議會民主,未著眼或甚至否定社會改革的資產階級民主人,以及堅決主張社會革命的共產黨人(Kommunisten)。

  1863年,拉薩爾(F. Lassalle)領導下的德國工人總會(ADAV)在萊比錫成立,這個組織結合拉薩爾陣營掌控下的工會人士及工人,其綱領主張社會主義的民族國家路線,強調以和平的方式,在不推翻國家(民族國家)的前提下,尋求社會平等的實現。數年後,1869年,與拉薩爾陣營打對台的馬克思陣營,其旗下的主要工會領導者李卜克內西(K. Liebknecht)與倍倍爾(A. Bebel),在艾森納(Eisenach)成立「社會民主工人黨」(SDAP)。該黨首度使用所謂的「社會民主」的名稱,主張國際的社會主義及階級鬥爭,也就是全盤接受馬克思主義作為其政治與意識型態的基礎,以有別於德國工人總會的「民族國家的」及「和平方式的」,雙方互別苗頭,雖然該會在領導人拉薩爾1864年去世後,似有積弱式微之兆。

  1875年,德國工人總會與社會民主工人黨,為了團結工人與工會的政治力量,兩派所謂的「拉薩爾信徒」(Lassalleaner)與「艾森納人」(Eisenacher),遂共同攜手合作,在哥達(Gotha)共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SAP),該黨遂又在1890年,改組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在德皇社會黨人法的壓迫下,團結作為工人的政治力量。從黨綱上看來,德國社會民主黨是不折不扣的馬克思主義式的,也就是仍然標榜社會主義與階級鬥爭。

  隨著社會民主黨的日益茁壯,不但在黨的內部,也在由其所領導的「共產第二國際」(Kominter II)之中,逐漸興起了論戰,也就是辯論如何解釋馬克思的理論(此時開始出現了所謂的馬克思的馬克思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分野),以及如何實踐的問題。在經年累月的拉扯中,由伯恩斯坦(E. Bernstein)所代表的所謂「修正主義」(Revisionismus)路線,逐漸佔了上風,主張以在現存國家之下的「改革主義」(Reformismus),來取代、來放棄革命的目標。影響所及,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替之時,受德國工人組織政黨風潮所鼓舞、所推波助瀾的歐洲各國社會民主政黨運動,特別是在西歐及南歐,內部也都出現了激烈的「革命或改革」之爭。各國情形也大致與德國近似:一個主張積極的憲法政策與社會政策路線(普遍選舉權、勞工保護法令、8小時工時、團體協約、肯定工會的合法性),也就是堅持「修正主義的思考」及「改革主義的實踐」的主張,最後都獲得勝利。當然,繼續捍衛革命理想的羅莎盧森堡(R. Luxemberg)與列寧(W. I. Lenin),漸漸的與社會民主的社會主義運動、工人政治運動脫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興起所謂的「新的社會主義政黨類型」,也就是後來的共產黨。

  總而言之,今日歐美國家的社會民主政黨,依循其歷史的發展脈絡,其最典型的特徵都是:「肯定議會民主體制」+「願意與其他的民主力量/勢力合作」+「以改革的手段」+「追求社會主義的平等理想」。當然,今天許多歐美國家的社會主義政黨,許多主張與價值內涵上,其實或與社會民主政黨相去不遠,但仍在基本的意識型態上容有差距。例如西歐與南歐的社會主義黨,其黨綱就經常特別強調所謂「工人階級的一體性」,亦可算是十九世紀「改革與革命」路線之爭的殘餘吧。

  觀察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極為肯定的說道:社會民主政黨,以及抱持同樣價值內涵與主張(議會民主、自由改革、社會主義平等)的社會民主運動,其催生者,無疑的,應該是、而且必然是勞動者,是工人的團結組織 - 工會,其主要的支持者、推動者,不二的核心份子,除了勞工,除了工會,也別無他求。一個社會民主運動,一個社會民主政黨,乃至一個社會民主政權,沒有工人的發起,沒有工會的組織,沒有攜手的共同努力,是沒有誕生與實踐的可能的。社會民主的價值一但清晰,或許可以有不同的階層階級支持,但社會民主運動的主體卻很單一而明確:只有勞動者,只有工會。

classroom1

工人的反抗紅旗;Jakob Steinhardt1920

文/林佳和(東海大學法律系講師)刊載於勞動者130期

 

社會民主的譜系學二:工會與社會民主政府的出現(一)德國

社會民主的譜系學三:工會與社會民主政府的出現(二)英國

社會民主的譜系學四:工會與社會民主政府的出現(三)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