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²」
Empowerment = Movement × Civic (conscious + confederation)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出版品一直是NGO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在台灣戒嚴時期,當報禁箝制了言論自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台灣社會的改革力量,無不以所以的「黨外雜誌」作為社會改造重要的宣傳管道,並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同時,出版作為一種挑戰禁忌的宣洩管首,更是凝聚更多同道和累積改革能量的重要場域之一,對於台灣政治民主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出版品或文宣工作一直存在於台灣的社會運動領域之中。然而,對於背負某種社會角色認同的非政府組織而言,主要工作不外乎將組織的理念和價值信仰,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向社會宣導,並尋求社會對話以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因此,自90年代以來,台灣社運界無不跨足出版事業,而大量的社運界出版品的湧現,不僅豐富了以通俗文化和商業利益掛帥的台灣出版品市場,對於這些非政府組織而言,出版儼然已成為其擴大組織碁盤,以及對外倡議組織理念的重要工具之一。惟出版工作本非非政府組織的主要業務,又出版一事多半需要長期投資,非政府組織往往礙於人力、物力,以及不易建立市場通路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下而卻步於出版工作,進而造成寶貴的本土社運經驗的傳承不易。
對於非政府組織的出版工作而言,其所遭遇的困難與挫折包括下列數點:
首先,由於非政府(或營利)組織出版品明確的背負著倡導組織價值理念的特殊使命,因此往往給人一種冷門的、小眾的,甚至於內容艱澀難懂的刻板印象,而這樣的限制,不僅降低了社會其他群體接觸類似出版品的誘因,同時更不利於該出版品的推廣。
其次是人力和經費上的問題。以書籍出版為例,從規劃、執行(資料收集、訪談)、撰寫到出版,所需要的人力和預算,往往超乎一個非政府組織所能承受的負荷,在沒有銷售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往往使得非政府組織卻步於出版工作門外而大大的降低其出版能力。
最後,同時也是影響非政府組織投入出版工作意願的最關鍵因素,那就是市場通路設立困難的問題。有別於一般主流出版市場以大量和快速出版來建立銷售通路,非政府組織的出版,在數量少速度慢的情況下,不易建立組織經營網絡以外的通路,例如,一般經銷商考量其本身通路上的成本,通常要求出版業者必須有一定的出版量,而非政府組織礙於前述的種種客觀條件上的限制,往往無法滿足「主流」的基本需求,而非政府組織亦在出版品滯銷和庫存的壓力之下,大大的降低了其投入出版工作的意願。
過去,台灣勞工陣線曾經多次嘗試結合各NGO的能量,在台北國際書展中讓社運的出版能夠與廣大主流閱讀大眾接觸,惟近幾年來未獲得邀請參展,實為可惜,因此,為提高社運出版的能見度,台灣的社運團體再次集結,舉辦出版聯展並搭配議題講座,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台灣社運的出版實力和能量。
一、活動時間:2016.2.16~21日(書展時間為每日10:00~21:00)
二、活動地點:公共冊所 (106台北市大安區泰順街24號)
三、臉書活動頁:租不起國際書展攤位的NGO們都在這裡:2016公民書展
四、參展團體:
五、講座時間:
2016/2/16(二) | 2016/2/17(三) | 2016/2/18(四) | 2016/2/19(五) | 2016/2/20(六) | 2016/2/21(日) | |
14:00~15:30 |
(該場為16:30~18:00) 講題: 銅鑼灣風雲:香港出版自由已死?
華人民主書院 |
講題:千里步道--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
|
講題: 健康人權與健康不平等
|
講題: 《徐自強的練習題》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講題: 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行動的入門教戰與防身之道
台灣人權促進會 |
講題: 學術與政治之間
臺灣守護民主平台 |
19:00~20:30 |
講題: 公平經濟新藍圖
台灣勞工陣線 |
講題: 第十四次的旅程:達賴喇嘛心靈之旅
圖博之友會 |
講題: 國會翻轉元年-真民主可能嗎?
青平台 |
講題: 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過勞之島職場實錄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
講題: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上街頭,做組織,進國會?
公共冊所 |
講題:官逼民反!港澳政治困局對台灣的啟示
澳門良心 |
2月16日(二) 16:30~18:0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04653436507530/
講題:銅鑼灣風雲:香港出版自由已死?
單位:華人民主書院
孟浪,詩人,文學編輯,獨立出版人。 1961年出生於上海,1982年畢業於上海機械學院(現名上海理工大學)。美國布朗大學駐校作家(1995-1998)、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駐校藝術家(2004)。第一屆現代漢詩獎獲得者(1992)。
2001年參與發起創辦獨立中文筆會,任第一屆自由寫作委員會召集人,多年擔任該會文學會刊《自由寫作》主編、編委會主任(2006-2014)。2008-2015年在香港先後主持獨立出版社——晨鐘書局、溯源書社,致力於出版突破中國審查制度的文學-人文-社會科學獨立出版物。先後主持出版的獨立出版物有《六四日記》(封從德著)、《從五四到六四(第一卷)》(張博樹著)、《立此存照(第一到四卷)》、《艾神》(杜斌著)、《民主轉型22講》(戴雅門著)、《改變中國》(張博樹著)、《回到革命》(滕彪、王天成主編)等近30種。
1980年代初中葉到90年代中葉中國非官方的地下文學運動重要的代表性詩人和推動者之一,1995年離開中國。流寓美國11年(1995-2006),移居香港9年(2006-2015),2015年起落戶台灣。係曾活躍於中國、後持續離散寫作、現定居台灣,對兩岸三地及海外華文文學均有深刻體認和介入的少數長年跨國界、跨地域的文學實踐者、文化觀察者。
曾任《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執行主編(1995-2000)。主編《詩與坦克》(2007,香港)、《六四詩選》(2014,台北)等華文文學重要作品選。
2月16日(二) 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92308597522666/
講題:公平經濟新藍圖
單位:台灣勞工陣線
台灣在前兩次政黨輪替時,經濟發展價值並沒有輪替,執政當權者都是全力拼經濟的唯經濟發展主義,忽略分配正義與環境永續發展,這種掠奪性、削價性的經濟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環境生態的破壞,黑心食品的橫行,難道台灣還有本錢,要繼續走財團賺飽、勞工窮忙、環境哭泣、只求GDP成長,不管人民生活品質淪陷的經濟發展模式嗎?
是時候該翻轉台灣的勞動困境了,台灣必須回歸以「公平經濟」為基調,以勞動為主體的政策藍圖發展,才能徹底翻轉長工時、低工資創造國家競爭力,並在減稅、彈性化及自由化創造經濟成長的大夢中醒來,從而使台灣社會擺脫血汗經濟的世紀泥沼。
2月17日(三)14:00~15: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83337101713008/
講題:千里步道--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
單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2006年千里步道運動集結民間社會力量,一起探索、試走,深入全台各地,發掘社區小地方與步道故事,歷時五年串連出一條山海屯近三千公里無斷點的環台千里步道路網,它是一條只提供徒步行走與單車騎乘的美麗路徑,沿線經過的社區、小徑、自然風光,既是千里步道上的珍珠,更是五線譜上美好的樂符。進入步道守護的階段,在台灣有一群人利用自己的假日擔任步道志工,用更深度的方式深入千里步道沿途的風景….
這一條美麗的步道,因為你的啟程,譜寫出更多動人詩篇與行旅故事;而我們的美麗之島,也將因為眾人的夢想澆灌,不再有過度的水泥與工程、毒害山川農田的除草劑、和迫使我們閉上眼睛的夜間強光……。有一天,你我攜手同行,步道已然成蔭,化為綠道,串成一張美麗的網!
2月17日(三)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69841973094162/
講題:第十四次的旅程:達賴喇嘛心靈之旅
單位:圖博之友會
圖博已被中共統治近七十年,但仍有許多藏人冒死翻越喜馬拉雅山抵達印度,可見達賴喇嘛在藏人心中的地位依舊無可取代。雖然一向堅持和平路線的達賴喇嘛,始終無法制止中共對圖博的迫害,但他並未辜負同胞們的期待。他除了持續為圖博的未來而努力,並以兼具智慧與幽默的獨特魅力征服世人,以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身分站上國際的舞台,讓藏傳佛教與圖博文化在世界發光。
2月18日(四)14:00~15: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00034596906501/
講題:健康人權與健康不平等
單位:台灣健康人權行動
健康是人類社會追求自由或任何事物時最根本的必要條件。從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的內涵,及〈兩公約〉等各人權公約、建議書的補充,皆已相當清晰地揭示健康是基本人權。各國政府亦積極回應這些健康人權價值及人民的基本健康需求,包括在憲法層次直接規範國家保障健康人權之義務(如南非憲法),或間接以國家基本方針框架其健康政策,例如現行憲法第157條:「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衛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並透過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等不同形式的普及性健康照護體系,一方面保障國民健康,另一方面則促進社會團結,避免社會出現貧病交迫的問題。
台灣自1950年開始陸續開辦勞保、公保及農保等職業保險,但遲至1995年方整合原先散落於各保險體系中的健康保險,建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一項社會政策。然而,健保雖讓台灣的「就醫平等權」向前邁一大步,但在「健康平等權」上卻仍有許多改善及落實的空間,原因就在於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所致貧富差距等問題日益嚴重,而此「社會不公平」的問題,事實上攸關民眾的健康,甚至生死。整體社會結構、工作安全、住宅品質、食品管理等各層面政策制度「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對個人健康及選擇之影響不容忽視,而這些,都是健康人權所應涵蓋之面向。
「讓健康平等,我們的責任不是想像,而是行動」。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什麼是健康人權?又什麼是健康不平等?
2月18日(四)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38766786259775/
講題:國會翻轉元年-真民主可能嗎?
單位:青平台
2月19日(五)14:00~15: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00867003341870/
講題:《徐自強的練習題》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
單位: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1995年徐自強無端捲入一起綁架案,案發到現在二十年,法院僅憑著同案被告充滿矛盾的自白、且忽略對徐自強的不在場證明,便判定七次死刑、兩次無期徒刑。全案並無科學證據指向徐自強,而他唯一能做的事,只是不斷證明自己無罪。2016年的今天,我們將回顧這段故事,追溯當年事件真相,除了檢視相關事證,亦進一步探究司法人員面對「真實」的態度,了解「無罪推定」精神落實的必要性。
因為速審法暫獲自由的徐自強,其更九審獲得20年來第一個無罪判決,而檢察官也再次提起上訴,全案仍未定讞。司法改革的曲折前行與緩慢進步,尚待面對的問題,且讓我們邀請您認識徐自強案以及台灣司法的面貌。
導演的話 / 第一次聽聞徐自強故事是在2012年4月,即使許多人說這是冤案,但在了解各方說法之前,我仍無法相信,他是冤枉的。徐自強出獄之後,我開始介入聽他說自己與共同被告的關係、如何捲入此案,我聽不出任何破綻;且在檢警提出的證明中,也找不到任何足以證明他涉案的直接客觀證據。當知道的越多,我漸漸發現問題不在徐自強。檢警問題很大,三級三審的司法體制也有缺陷,但最大的問題,是我自己。我透過網路資訊、媒體報導所建構的形象來拼湊、評斷這個人,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即「有罪推定」,這是許多人共同的心態,而正是這種心態,讓徐自強被關了16年、被判7次死刑、一度死刑三審定讞,蹉跎了20年的歲月,這20年不只是徐自強的練習題,更是我們應該一起面對司法改革的練習題。
2月19日(五)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0172327078701/
講題: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過勞之島職場實錄
單位: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人,就是人。企業組織裡的職工,並不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一旦螺紋磨盡耗損,就棄置一旁,換一顆新的來替代,只要機器繼續運轉就好。人的價值應被尊重,人的尊嚴應被維護。紅色,是受害勞工的血汗、家屬的血淚,但也是日出彤霞的顏色——「過勞之島」不只是一句沉重的控訴,沉重,是為了用更大的力道來喚醒這社會,攜手推動改革,讓勞工的黑暗時代過去,看見天明的曙光。
2月20日(六)14:00~15: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67838673537886/
講題: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行動的入門教戰與防身之道
單位:台灣人權促進會
想上街頭抗爭,會遇到很多來自國家的壓迫,有時候是警察的警棍盾牌,或是法院的傳票,往往會激起社會的同仇敵愾。但更多時候這些阻力是以更隱蔽的方式呈現,例如一通關切電話、一張罰單、甚至是一個警察的「好心建議」。在缺乏權力以及法律知識之下,抗爭者常常被迫妥協,或者付出代價,更糟的可能是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內心的小警總,束縛住了自己甚至是別人抗爭的可能性。
要全面性的對抗各種壓迫,我們不能只靠倡議修法跟義務律師,還需要所有人都能夠知道抵抗所需的基礎知識,以及必要時的求援或諮詢管道,讓國家無法輕易的利用對法律或檢警的無知與恐懼,讓抗爭者乖乖聽話。我們期待這本手冊未來能成為台灣社會運動的公共財,並且隨著時間不斷的修訂、更新,持續為每一代挺身而出,挑戰社會不公的抗爭者所用。
2月20日(六)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99776260141121/
講題: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上街頭,做組織,進國會?
單位:公共冊所
從高中就開始參與公共事務,長期關注司法改革、冤案救援、性別及勞動等各式議題的苗博雅,擁有豐富的社會運動參與經驗,也曾經擔任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法務主任,進行組織倡議工作。2015年,她決定轉換戰場,代表社會民主黨投入2016年的立委選舉,最後雖無緣進入國會,仍決定繼續堅守「社會民主」路線,持續在選區中經營與做組織。
2/20晚上七點,苗博雅將和我們分享她的「反叛之道」,並透過她自身的社運參與、NGO倡議與政治工作組織經驗,帶領我們重新閱讀美國社運組織大師阿林斯基的經典之作《叛道︰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與所有「希望做些什麼,但不知該如何著手」的人們,一同將想像與期待化為具體行動方案。
2月21日(日)14:00~15: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1898620177496/
講題:學術與政治之間
單位:台灣守護民主平台
一群法政學者為何跨出學術殿堂展開串聯?如何與社運人士共同守護台灣的民主?政大社會系教授黃厚銘將回顧從聲援學生運動進展至成立人民團體的時空背景,剖析懷抱政治改革理念的學術從業者在社運場域中的策略定位,以及對台灣未來發展和兩岸關係的論述主張。
2月21日(日)19:00~20:3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66546663507033/
講題:官逼民反!港澳政治困局對台灣的啟示
單位:澳門良心
中國收回香港和澳門主權將近二十年,兩個特區累積著不同程度的社會矛盾。無論是「和平」的雨傘運動,抑或「勇武」的旺角騷亂,香港人於普選議題上的僵持愈演愈烈;一水之隔的澳門,過去也曾多次引發激烈的工人騷亂,反離保運動更突顯賭業發達下的管治危機。「五十年不變」未過一半,在龐大中國因素的籠罩下,兩個特區已陷於截然不同的政治困境。曾經是和平統一的「示範」,港澳走過的路,給予台灣人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