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有鑑於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擴散與惡化,除了造成死亡人數不斷攀升,蔓延各洲。瀕臨失控的局面,勢必將繼續對各國社會與經濟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不擬也無能力面面俱到的討論這場瘟疫的社會衝擊,而是聚焦於對勞工就業和所得減損的影響,包括疾病的健康危害及各國各項防疫措施的影響,以茲作為未來政策措施調整之參考。此外,本文並參考國際勞工組織(ILO)因應疫情對各國的政策建議,並整理各國因應疫情的勞工協助方案,希望能夠透過參考與學習,讓各項方案措施更能發揮效果,降低對社會的衝擊。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楊書瑋(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壹、前言
自2019年12月開始,中國湖北省武漢就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武漢肺炎病例,在中國官方的隱匿之下一發不可收拾,疫情快速蔓延至中國各地,導致中國各省市必須採取封城的強烈措施。病毒透過流動人口更快速傳播至世界各國,目前已經有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亞洲各國。亞洲之外包括澳洲、德國、芬蘭、瑞典、英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以及加拿大和美國等地。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正式將這次病毒命名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19),並宣稱這次是一場危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