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是探討中國社會不平等最熱門的議題之一,隨著中國大陸貧富差距的持續惡化,學界發現城鄉差距與區域差距是影響中國大陸民眾收入分配不均的重大原因之一,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戶籍制度不僅影響城鄉之間民眾的所得分配,還透過附屬其上的城鄉土地產權差異、財政分配、教育資源、醫療資源與住房等社會福利制度持續補貼城市居民、歧視農業戶口,使城鄉不平等成為一種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近幾年如2003年的孫志剛事件、2011年的廣東增城事件等,這幾波群眾抗爭事件或少數死亡案件,逼使中國各地方展開新一輪的戶籍改革實驗,然而這些改革的政策,有辦法改善中國戶籍制度造成的民眾貧富差距與公共服務不均等的後遺症嗎?演講將為關心此議題的聽眾詳解原因,敬請期待!
【時間】2017年 7月21日 (一) 19:00–21:0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講者介紹】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重心為台灣與中國近年來的階級結構變遷與貧富差距問題。根據其研究顯示,在中國社會,1949年後的社會不平等主要奠基於戶口、單位與幹部這三個政治經濟制度,尤其是計劃經濟對農民的剝削上。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處境雖然有所改善,單位與戶籍制度也開始鬆動,然而由農村流向城市的農民工受到歧視與剝削,資本家與國家幹部與一般民眾的權力不平衡,使得資方與勞方、以及國家幹部與一般民眾之間的所得分配不平等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