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文/滕西華(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 

  果不其然,國際醫療專區果真成了朱政務委員與邱署長上台的第一個衛生法案!包含總統競選在內,台灣向來缺乏價值政策,而無論政府或有心人士如何為國際醫療專區擦脂抹粉,都掩飾不了這是一個典型的極右派『價格』政策,完全缺乏價值! 

  說這是個極右派的價格政策,有兩個顯而易見的理由,其一是政府從上到下只告訴我們,這會有幾百億的『醫療產值』;另一個是拿『部分產值』當成贖罪的『道德稅』-挹注健保,以此說服立法院及民眾支持。推動國際醫療專區修法的人,若以為只要拿收入的一部分挹注健保,就能夠合理化,未免太天真;因為國際醫療專區對健保病人產生排擠的疑慮,不過是其眾多摧毀台灣醫療價值的壞處之一。 
  國際醫療專區所涉及的修法,包含在現行醫療法中全數是『非營利』價值定位的醫療體系法人中,竟然非常格格不入的開了一個可以正大光明宣稱『營利』的醫療機構,支持者如何能夠自圓其說,醫療仍是個非營利的普世價值?如果國際醫療專區可以合法營利,那麼,其他醫療機構何以有別?只因它不與健保特約?還是不夠富有的台灣人看不起?另一個挑戰是,其非營利的本質受到的專業保護與自主將全然喪失,國際醫療專區的醫療機構,政府竟然修法允許它以『公司』存在,一旦得以公司型態存在,醫療正式大喇喇成為商品,所有醫師或服務都只是標價,不但以追求最大利潤為依歸,還能上市上櫃,獲利回歸股東,董事會結構不再保障醫事人員的強勢百分比,醫療如何自主?如何確保以病人權利為中心價值? 
  國際醫療專區對健保的排擠只是第一步,它更深層的影響其實是,國家從醫學院開始培養的優秀醫療團隊,這些優秀的人才成熟時,便會由醫療公司以高薪挖角,去看有錢人和外國人,而健保病人永遠是這些醫療公司業主檢驗、遴選它優秀團隊的戰場,怎能沒有排擠效應?長遠來看,醫學教育如何能避免醫師或團隊不去歧視或選擇病人?如何不以價格做算計來治療病人?這都是更艱難的挑戰! 
  如果國際醫療的定義是『對外國人提供醫療』,那麼國際醫療專區成立是為了要服務外國人的理由,更是漫天謊言!至今台灣哪個優秀的醫學中心或醫院有拒絕一個外國人的就醫?還是沒國際醫療專區之前,大家都不能為外國人提供醫療服務?我們也對台灣的醫療水準感到驕傲,但以要將台灣的優質醫療推向國際為由,卻看似意圖成為某些財團量身訂造的暴利捷徑,這有何價值可言? 
  台灣因為實施全民健保,並且定義醫療為非營利,確保了醫療體系在政府可管理的價格或利潤內,提供台灣民眾一定品質的醫療服務,為民眾帶來健康,因此傲視全球!然在此情形下,醫療商品化與市場化的情形仍然急速惡化,貧富差距拉大已使醫療出現階級化,民眾自費比例亦逐年攀升;而這中間還包含了醫學科別的發展嚴重失衡、醫院大型化與連鎖化、醫療分級模糊化、醫療人員普遍待遇下降、醫療糾紛或抱怨增加等情形,這些雖不必然只與健保有關,但卻牽涉到整體醫療價值的改變,已經到了不得不檢討與收拾的地步,而我們政府十年來是一點對策也沒有,還掩耳盜鈴、飲鴆止渴! 
  沒有全盤考量,一手以健保管理價格、另一手卻企圖為某些人開啟醫療營利的窗口,無疑是價值混亂、與魔鬼交易,徹底摧毀台灣的醫療價值!克魯曼與麥可波特將會後悔稱讚台灣的健保與醫療體系! 
  為了台灣,國際醫療專區沒有妥協的空間! 

本文刊載於2011年6月25日 勞動者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