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文/張烽益(台灣勞工陣線政策部主任)

  日前立法院的一場公聽會中,出席的三黨立委以及衛生署官員對於所謂的 「醫療儲蓄帳戶制(MSA)」已經達成一定的共識。不過,這種「共識」 的基礎是欠缺代表性的,因為出席的郝龍斌、張蔡美、沈富雄「剛好」是 三黨中支持MSA最力的立委,而目前立法院中有關全民健保的改制的看法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修法版本更是多如牛毛,連執政的民進黨內部都無 一定論,這可從陳水扁競選期間的醫療政策白皮書一直提不出來,最後以 難產告終,即可看出。

  目前部分立委一頭熱的「醫療儲蓄帳戶」,基本上是一種以個人儲蓄為基 礎,強調個人對健康維護責任的財務方案,以作為民眾看小病的醫療費用 支出。美其名是提昇民眾的成本意識,減少醫療資源的不當使用,事實上 只是將醫療負擔的責任推回給民眾。

  這種思考邏輯,與舊政府時期所提出的以增加「部分負擔」來抑制民眾醫 療浪費的邏輯是相同一致的,把民眾的盲目以及毫無節制的就醫行為,視 為醫療資源的最大浪費根源。因此按照這個邏輯,既然「部分負擔」讓民 眾依然不痛不癢,那麼就把每個人所繳的健保費獨立出來,累積成為個人 的帳戶,花自己口袋的錢,總該會心疼吧!那麼醫療浪費即可抑止。

  事實上,「醫療儲蓄帳戶」這種過份強調從「需求面」成本控制的方案, 完全違反全民健保「風險分擔、社會互助」的基本精神,更進一步地瓦解 了全民健保作為一個「社會保險」的意義;另外更會造成不同貧富階層之 間享有醫療資源的差距加大,社會的不正義將更形加劇。

  首先,「醫療儲蓄帳戶」制不具有任何風險分擔與社會互助的功能。社會 保險的目的在藉由多數人的力量,分擔少數人健康風險之財務責任,但醫 療儲蓄帳戶是一種政策性的「強制儲蓄方案」,並以個人或家戶的單位, 來支應個人或其眷屬醫療支出,這種過份強調個人對健康之責任,將使全 民健保變成一個個的個人戶頭,政府撒手不管,民眾「隨人顧性命」的情 形,健保作為一社會保險的意義也隨之崩解。

  其次,「醫療儲蓄帳戶」將導致社會的貧富差距的加大。就公平性而言, 由於醫療儲蓄帳戶是一種以個人儲蓄為主的政策方案,個人對於醫療費用 的支付能力,完全視個人存款(資產)的多寡而定。這也意謂著高薪者, 其相對的醫療帳戶中有更多的存款支付醫療費用,將有「能力」享受較好 的醫療服務,而低收入者由於其帳戶中的醫療存款相對地少,結果不是看 不起醫生,就是不捨得看醫生。這種醫療資源的逆分配,更會導致社會的 貧富差距的加大,「貧」、「病」之間的惡性循環將更形嚴重。

  「醫療儲蓄帳戶」不應成為解決這一波健保財務危機的救命仙丹,衛生署 與立委不應一再循著專找老百姓下手的軟柿子思考邏輯,現在該是體檢最 強勢的財團醫院等醫療提供者所造成醫療浪費的開始。

本文刊載於2000年7月9日勞動者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