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 .線上捐款

  • .銀行匯款 / ATM 轉帳

  • 金融機構名稱:

  • (007) 第一商業銀行營業部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 帳號:0931-0116-958

  • .郵政劃撥

  • 劃撥帳號:50118157 

  •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2021新聞
on 13 十月 2021
20211013 最低工資專法保障,經濟果實全民共享

范雲委員與台灣勞工陣線、工會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雖然上星期五(10月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做成調漲5.21%的決議,但蔡英文總統2016年、2020年兩度宣示訂定《最低工資法》的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呼籲勞動部盡速將草案送進立法院,以建立更透明、合理、穩定調整最低工資的法源依據。

文/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貧窮經濟研究室研究員)

安得廣廈千萬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千年前杜甫的感嘆,千年後居不易仍舊戳中社會的痛處。千百年來,居住也只是求一處安穩棲身所,但市場機制的標籤價格以及由上而下整合生產、流通及消費活動的經濟關係,換句話說,居住被徹底扭轉成經濟行為,不再是服務於人的需求。

閱讀全文: 營利不是居住市場的唯一上帝

文/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貧窮經濟研究室研究員)

  居住權是國際普遍認同的基本人權之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於1991年的第4號一般性意見中,就詳細解釋「適足住房權」(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是適用於每個人且權利享受不應受到任何歧視。但是這種不證自明的天賦權利,在當前的租屋市場卻快速弱化。

閱讀全文: 居住市場正在擴大我們的不平等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國際一致認為,「所得」是健康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滿足其他生活所需的健康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 of health, SDHs)之重要依據,例如:獲得足以維護健康的食物、營養、衣著和住宅等。所以,消弭貧窮成為各國社會福利和公共衛生政策重要的目標,透過公共政策介入,確保國民的健康基本權。

閱讀全文: 提高基本工資,不只改善貧窮一項效益而已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理事長) 

  又到了第三季討論基本工資的季節。同於往年,總是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勞資雙方不同意見習慣性來回拉扯的場景,而延續著過去兩年各調整1000元的趨勢,今年勞工團體仍然主張應繼續調漲,而且應大幅調漲以帶動台灣薪資的合理成長,依參考不同指標計算出27K至30K不等的期待金額。至於資方代表,則維持一貫抗拒和恐嚇的基調,始終如一的認為若再調漲將嚴重衝擊台灣經濟發展,甚至出現所謂的「亡國論」。孰是孰非,最終依法交由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審議決定後,送行政院做最後核定。

閱讀全文: 調漲基本工資有利經濟發展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個代表人們對既有工作牢籠解放的新名詞出現,然後誇大、吹捧、販賣它。那可能是一種打造出來的解放慾望,一種虛幻的生活想像,就像旅行業者打造出的度假小島觀光商品一樣。

  當前最火紅的名詞是:「平台經濟」(Platform Economy)、「零工經濟」(Gig economy)、「隨選經濟」(on-demand economy)、「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等等。這些用語就好像魔術棒可以點石成金,不管是新書還是講座的標題,只要排列組合上述名詞,就會吸引大量眼球注視。確實,新科技的發展,帶來新的經濟與勞動樣態,例如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透過網路平台的立即資料傳輸與即時定位,能快速媒合服務提供者與需求者,進而影響傳統勞動的樣態。

閱讀全文: 零工經濟是好經濟?——工作自主與勞動保障的拉扯

文/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在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無論是社會或政治運動,出版一直都是最直接且最容易與群眾接觸的媒介之一。尤其是在那噤若寒蟬的戒嚴時期,當報禁箝制了言論自由,阻斷了民眾獲得資訊的權利,「黨外雜誌」就成為社會改革的重要宣傳方式,同時也是民眾挑戰禁忌的宣洩管道,釀酿出台灣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

閱讀全文: 社會運動書寫與獨立書店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