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FacebookTwitterLinkedinShare on Google+

捐款挺勞陣

tlf donation poster demo one final ver2 2

專案研究

covid 19 banner

訂閱電子報

THELABOUR

查詢違法企業

Illegal

banner left 01

index-img-left-1

 

banner left economydemocracy

勞動僱用資本3D

208

勞陣議題

捐款支持

捐款支持

台灣勞工陣線成立於1984年,我們相信路途再遠,總要有人像蝸牛一樣耐心的往前移動。 勞陣邀您一起乘著這座島嶼,創造一個人人都有光亮的所在!...

0504 勞動立法40年:突破與未竟

0504 勞動立法40年:突破與未竟

在台灣勞工運動的脈絡中,1984年7月實施的《勞動基準法》,一直都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無論是在核心勞動條件的保障之外,也牽動著之後的各項...

20240419 勞陣對未來四年勞動政策發展的期許:積極因應新舊挑戰、確保勞工權益與社會公平的未來路

20240419 勞陣對未來四年勞動政策發展的期許:積極因應新舊挑戰、確保勞工權益與社會公平的未來路

今天,準行政院長卓榮泰終於公佈新內閣的勞動部長,確定由現任行政院副秘書長何佩珊出任。台灣勞工陣線表示,除延續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重大勞工政策...

從民間合作互助、國家壟斷到財團主導─台灣民眾資金融通的演進

從民間合作互助、國家壟斷到財團主導─台灣民眾資金融通的演進

文/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在農耕社會,人要生存,首要種植農耕,養活自己,剩餘可以交換買賣,賺取利潤。四百多年前,台灣漢...

出版專區

 -出版品專區-

勞陣長期以來透過出版與社會對話,出版一直都是我們重要的工作,三十年來,雖然遇到種種難關,仍然投入工運書寫和出版的工作。


  所謂的產業外移,簡單的說,就是企業將其位於某一國家境內的營業活動,全部或一部的停止,然後移往另一國家。表面上看來,對於移出國而言,由於減少競爭主體,對市場應屬有利,而對移入國的經濟發展來說,應該有其好處,至少它吸引了所謂的外資,創造就業機會,甚至可以外銷出口到該企業原本的駐在國,而且藉著內國生產的增加,又可同時減少進口,降低貿易逆差。再者,即使對移出國來說,企業的出走往往也意味著獲利的上揚,而且帶來其所生產商品之內國市場價格的下降。 

  在一般社會大眾與媒體的印象中,所謂的產業外移,通常是走向經濟發展上後進或落後的開發中國家;例如在歐洲,談到產業外移,浮上人們腦海的,無非就是甫加入歐盟的一些東歐國家,為什麼呢?因為只要西歐國家的勞工提出加薪的要求,「產業外移東歐」就會經常的出現在企業首腦之口。 

  必須這麼說:一般大眾與媒體所習以為常的所謂「來自低工資國家的激烈競爭」,其實毋寧是誤導的。的確,全球化時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但是到底是何樣的競爭呢?事實上,產業外移的真正結果與影響,往往是難以評斷的:有些產業部門受創甚深,有些則其實風平浪靜,但是,想要試圖掌握產業外移的整體效果,仍然是有可能的。比方說在法國,官方的報告就認為,產業外移事實上對經濟與勞動市場的影響都極其有限,而在德國,近年來被認為因為產業出走而流失的工作,其實還不到10萬人次。類似的觀察也出現在美國:據統計,美國每年約有2050萬的勞工,因為產業外移而失去工作,事實上這僅佔全部就業人口的0.15%0.2%弱而已。 

  產業外移較為顯著的產業,無非是所謂的製造業,例如成衣、紡織、皮革、木材加工、玩具與電器業。然而,幾乎在所有的產業部門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產業出走軌跡:不論是工業或服務業,不管是高或低附加價值的產業,也不分汽車、航太、資訊,亦或研究與發展之部門,產業外移比比皆是。關鍵的是,當代普遍的產業外移,與堅持所謂「全球分工的均衡專業分布,將帶來彼此利益」之傳統經濟理論,產生了極大的落差。事實是:不同國家之中,只要同一或類似產業部門勞動者的技術與能力相近,相互間就會產生激烈的競爭,而不是互蒙其利的美夢。 

  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其他國家產業的移入,往往意味著與該國貿易順差的緩和,例如中國出口的急速成長,其實便與許多外國或多國籍、特別是美國的大企業之進駐,有著非常密切之關聯。以Wal-Mart為例,它每年從中國進口價值150億美元的商品到美國,而這些幾乎佔全中國五分之一的出口,其實都是在中國的美商所製造與生產的。資訊科技的發達,也帶給像印度一般的國家新的希望,當然,對於全球最窮苦的一些國家而言,這些毋寧都是使其與進步國家越形越遠的海市蜃樓。 

  很顯然,產業外移的主角們是所謂的多國籍企業:透過出走與移動,跨國企業嘗試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獲利。事實上,跨國企業們將自己的生產體系,毫不猶豫的投入國際競爭之列,以從不同地域相互間生產力、工資、勞動條件、環保標準與租稅優惠的落差中,創造本身的利潤。而對產業的移入國來說,其實競爭越形加劇:為了吸引更多的跨國資本移入,它比須製造出更多的所謂比較優勢,例如越貧乏或根本不存在的社會福利與環境保護,明顯的藐視勞工的基本權利,或是其他相關的一些既有保障與利益。 

  這樣的競爭模式,其實只是阻撓了經濟與社會的真正發展,而顯然,真正具有意義的發展,應該是要以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為目標才對。產業的移動與遷徙,無疑丟給全世界人類一些重大的問題:人們應該擁有發展的權利,應該享有社會與生態標準的保障。我們必須密切的觀察,究竟產業的移入國,人們的生活是否真正的獲得改善,還是毋寧只是越形惡化,而社會對於產業外移所付出的代價究竟為何。只要實踐此一無可逃避的工作,一個希望提出與新自由主義及全球化截然不同之道路的社會運動,才可能發展出一套可行的策略,使得全世界的勞動者免於繼續自相殘殺。 

 

南亞的工資優勢(一):電腦程式設計師的年度平均收入/美元

波蘭/匈牙利

4,000

中國

9,000

俄羅斯

5,900

以色列

15,000-38,000

菲律賓

6,500

加拿大

28,200

馬來西亞

7,000

愛蘭爾

23,000-34,000

印度

6,000-11,000

美國

60,000-80,000

 

南亞的工資優勢(二):晶片設計人員年度平均勞動成本/美元

中國(蘇州)

24,000

南韓

65,000

中國(上海)

28,000

愛爾蘭

75,000

印度

30,000

加拿大

150,000

台灣

60,000

美國

300,000

 

每年因產業外移而喪失之工作位置(2005年統計)

義大利

7,000

德國

10,000

法國

10,000

英國

100,000

美國

400,000

萬千計劃

勞陣萬千計劃是什麼?

萬千,是一種信念,我希望可以逐漸找到一萬個願意固定每月或每年捐款的勞陣「萬千之友」,讓勞陣可以更穩健的推動各項政策的改革。當然您可以視您的能力給勞陣更多的支持,您可以選擇任何形式支持勞陣。

影像紀錄

勞動數據

勞動數據

勞陣定期透過蒐集並公布各項勞動數據,以圖表的方式深入淺出,整理出目前整體社會所面對的問題,是關心時事的你不可或缺的資料庫,目前以一期四篇的方式刊載於勞動者雜誌。

iLabor頻道

勞工權益諮詢

台灣勞工陣線

地址: 台北市林森南路4-2號4樓

電話:02-23217648

傳真:02-23914232

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粉絲專頁

訂閱文章

THELABOUR